岭南派古琴艺术的前世今生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器乐之一。在漫长的时间河流中,古琴艺术发展出了许多流派,各个流派都有其特有的风味。在广州及其周边地区,诞生了岭南派古琴艺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岭南派古琴艺术的前世今生吧!

岭南的古琴早在秦代时期就已经传入了,汉代时期,这种乐器逐渐在广州流行开来。一大批有名的古琴演奏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南北朝的侯安都、五代十国的陈用拙、明代的陈子升、陈子壮等。清朝道光年间,岭南流派正式形成。它以黄景星为代表,诸如何洛书、郑健候等名家也前赴后继,活跃在岭南古琴的舞台上。现当代,岭南古琴艺术则要推杨新伦、谢导秀等人为代表了。

岭南琴派收藏了不少著名古琴,其中“绿绮台”“春雷”“秋波”“天蠁”被誉为岭南四大名琴,它们都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另外,还有“水仙”“松雪”等名琴,光是看这些古琴的名字,都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在岭南,古琴名家们保存下一大批珍贵的曲谱,包括《怀古》《双鹤听泉》《平沙落雁》等。这些曲目不论是标题还是音乐节奏,都体现出了清、微、远、淡的意境。而岭南古琴的演奏手法,则具有古朴、刚健的特点。它与曲目风格一并构成了岭南流派的基本艺术特征。

2008年,岭南派古琴艺术被选入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岭南地区历史及文化的宝贵见证。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88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