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有哪些声腔?

湘剧融合高、低、昆、乱四大声腔于一炉,并吸收了青阳腔、四平调、吹腔以及南罗腔、银纽丝、鲜花调等杂曲小调。今天,高腔和乱弹是湘剧艺术中的主要声腔。

高腔是湘剧主要声腔之一,它源于江西弋阳腔。进入湖南后,它与湘中、湘东的传统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湘剧早期的高腔,其代表剧目为《目连传》。高腔曲牌有三百多支,有南北之分,南曲多于北曲。每支曲牌一般由“腔”和“流”(放流)两部分构成。句幅大、旋律强、以人声和打击乐帮钹声为结尾的乐句称为“腔”;而字多声少,朗诵性强,只有鼓、板击节的“滚唱”称为“流”。在一支曲牌中,这两种表现手法相结合,产生了更加生动、深情的舞台效果。

高腔的节拍可分两类:一种是整规节拍类型,一种是节拍较为自由的散板类型。板式按习惯称呼有单板、夹板、散板、滚板、快打慢唱、回龙等。唱词绝大部分是有牌调的长短句,但汉腔类为整齐的七字句。建国后,湘剧音乐工作者为了使高腔适应于表现现代生活,用“穿、挂、索、犯”等手法,推陈出新,创作出了新的高腔作品。

“低”则指的是第牌子,是一种联曲体唱腔。曲调形式为三段体,开头是“引子”,属于散板,速度最慢;主体为三眼板与一眼板或无眼快板,速度平稳;最后曲调急转直下,加入锣鼓伴奏,进入高潮后结束,被称为“合头”。

昆腔是在明末清初传入湖南的,逐渐与湘剧相融合。后来,因为乱弹(南、北路)兴盛,到了同治、光绪年间,昆腔逐渐衰落。目前,湘剧中已无昆腔剧目。

乱弹又称作“弹腔”“南北路”,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音乐。南北路声腔的主要区别在于各有不同的基本调式旋法,形成不同定弦。南路的感情色彩较为委婉,表演节奏也较为缓慢;北路则相反,它的感情色彩较为开朗活泼,速度较快;南路反调则感情色彩较为凄凉悲愤。唱词基本上为整齐的七字句或十字句,上下乐句反复进行,乐句中又有小停顿,中间常铺垫小过门。一般上下乐句是不可短缺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省去某一尾句,以锣鼓代替,称为“包皮”。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82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