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是“中国戏剧之母”吗

昆曲是“中国戏剧之母”吗

昆曲,中国古老传统戏剧之一,原名“昆山腔”“昆腔”。清朝时期被称为“昆曲”,也被称为“昆剧”。它发源于苏州,刚开始流行于苏州地区,在南京非常流行。据说,朱元璋对昆曲赞不绝口。那么,您知道昆曲被称为“中国戏剧之母”吗?

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被喻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最初的时候,昆曲被称为昆山腔,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它的流传地仅限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直到万历年间,才开始往别的地区扩展,如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甚至流传到了北京。就这样,昆山腔成为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影响力最大的声腔剧种。由于昆曲当时的影响力之大,便有很多剧种都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所以又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如晋剧、湘剧、川剧、桂剧等都受过昆剧艺术的哺育和滋养。

昆剧有着完整的表演体系,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以及音乐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昆曲作家以及音乐家,如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煜、叶涯等,他们在昆曲的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清朝中期之后,因为花部的产生,昆曲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很多昆曲艺人开始转行表演其他剧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不让这个传统戏剧消失,政府开始大力扶持它,昆曲获得新生。1956年,由浙江昆剧团演出的昆曲《十五贯》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这时开始,昆曲又在全国兴盛起来。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2001年,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65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