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岁以前,是颜真卿书法第一阶段的历练。
在这一过程中颜真卿初步确立了自己的颜体面目。
如果以天宝五年(746年),张旭在裴儆府上授笔法于颜真卿为界,那么在此之前的颜真卿尚在艰苦的摸索阶段。此一阶段传世之作很少见,此阶段主要还是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如天宝元年写《张仁蕴德政碑》,天宝五年写摩崖书法禾山石壁“龙溪”二字。此时颜真卿在书学方面已有相当的修养,在张旭考问颜氏十二笔意时,颜真卿已从张旭处领教所得,在接受张旭的笔法后,颜真卿欣喜地说:“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或作七年),真草自如可成矣。”因此,从天宝五年以后的五年(或七年)时间,可说是颜真卿依照张旭的指引,刻苦磨砺的阶段。
在天宝十一年(752年)之后,颜真卿书碑渐多,在社会上已享有一定的声誉。天宝十一年书有《郭虚己碑》《郭揆碑》《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等。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碑》《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颜真卿投身于金戈铁马与叛军作战之中,无暇顾及笔砚之事。此可为颜氏书法历练的第一阶段,也是第一境界的历练。
此阶段从初唐而来,又脱出初唐之轨辙,自立一家面目。此境界的历练又多循张旭所示为门径。他认真学习二王和唐初书家以及民间书法,师从张旭,尤练北碑,以丰富自己的书法创作。特别是受民间书法家的通俗风格和二王书风的影响,较为明显,《东方朔画赞碑》便是其证。
这一时期,虽然各碑面目或有差异,但总体上说是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颜真卿追求“雄”中有“媚”的境界,“点画皆有筋骨”“点画净媚”,书法结体严谨遒实,用笔方折丰润,布白紧凑规整,风格秀丽刚劲、沉稳多姿、妖媚动人,直接二王书法及唐初欧、虞、褚之余风,受传统书法影响较大。
颜真卿的前期书法,还带有唐代民间写经的特点,也留有王、欧、虞、褚的某些痕迹,此时的颜书,还没突破前人的模式,远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