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呆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缑山仙子”指的是周灵王的太子王子乔。王子乔出身贵族,本姓姬,名晋,字子乔,大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
王子乔天资过人,虽然身为太子,但性格温儒,待人随和。在15岁的时候,王子乔便以太子的身份辅佐朝政。由于他政治才能十分突出,处理问题胆大心细,而且尊重老臣,待人宽和,因此,他不仅受到父王的重用,大臣们也十分佩服他。然而,一次水患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公元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来势凶猛,仅几天便吞并广大土地,并很快要殃及到皇宫,情况十分危急。在此情况下,周灵王决定用阻塞河水的方式治理水灾。王子乔听到父王的决定后,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阻塞是绝对不可以的,而应该采用疏导的方法。为了说服父王,他举出鲧阻塞治水导致灾情严重,最后被舜赐死的故事。太子晋的直谏,触怒了灵王,灵王一怒之下,将王子乔贬为庶人,王子乔的地位从此一落千丈,他因此郁郁不乐,不到三年便死去了。被贬之时,王子乔曾对友人说:“我在三年之后,将上天到玉帝之所。”果然不到三年,讣报的使者就到了晋国。
到了唐朝,武则天封太子晋为仙太子,并为他立庙。即现河南偃师县缑氏山升仙太子庙,亦称仙君观。两千多年来,太子晋成了正义的象征。
因王子乔料事如神,后人便说他死后成了神仙。《列仙传》也有这样的记载:“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生引上嵩山,三十年后见到恒良,太子晋说:‘可告我家,七月七日会我于缑氏山麓。’其时,果然身乘白鹤立于山巅,可望而不可达,数日方去。”意思就是说,王子乔喜欢吹笙,一次在旅游途中,被一位道士领上嵩山,从此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三十年后见到朋友恒良,对恒良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让他们与我于七月七日在缑氏山相聚。”七月七日那天,王子乔的家人果然见到他乘着白鹤伫立于山峰,过了好几天才离去。
虽然只是传说,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王子乔的喜爱,和对他正直为民人格的敬佩。善良的人们不希望好人就这样含恨死去,于是便说他死后升天成仙,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