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评书(北京评书)的发展历史

北方评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也可称之为四次高潮。

第一阶段为明末清初的开创时期。据传,明末清初王鸿兴拜柳敬亭为师。柳敬亭技艺卓著,堪称一代宗师。但是他所擅长的并不是北方评书。他的徒弟王鸿兴在学艺之后,迅速成长为引领北方评书风骚的大曲艺家。这一时期,北京评书除王鸿兴外还有其他支派,如姜振名所传吴辅庭、哈辅源以及单长德、张智兰等。

第二阶段为明末清初的奠基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双厚坪、石玉昆等。

严格地讲,石玉昆并不是评书家而是讲唱艺术家。他的表演形式是又说又唱,而且自弹自唱。石玉昆在曲艺界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他所整理并创作的《三侠五义》是后来评书的重要书目,在评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评书艺术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评书演出场所——书茶馆。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北京城内著名的八大茶馆为评书的演出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和环境。清末民初,北京内外城已有六七十个书茶馆。此外,还有设在各处甬道两侧和庙会的几十个书棚。书茶馆说书一般每日两场(下午三时至六时称“白天”,晚上八时至十一时称“灯晚”),有的书茶馆还加中场(下午一时至三时)。

民国五年(1916年),北京评书研究会成立,先后推选双厚坪、潘诚立为会长,名誉会长由当时教育部学务局的刘葆初兼任。

第三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剑侠书盛行,评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名家辈出,代表人物有王杰奎、连阔如等,杰作荟萃、声名远播。广播和收音机的普及,给评书极大的生存空间。

第四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拓新时期。传统评书在此时期进入了新的时代,产生了质的飞跃。

北京评书界认真贯彻“双百”方针,积极编演新评书,对传统评书边演边改,在演出中尽量剔除书中的封建糟粕。评书新秀逐渐崭露头角,继承并发扬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评书的题材也有所突破。评书从书场、茶馆等艺术环境中走出来,大踏步地迈向了电视屏幕,它的表演体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北方的评书传统书目十分丰富,其中一部分是历代评书艺人传下来的,一部分是近代艺人自行编演的,还有一部分是由鼓书改造而成的。常见书目有《列国》、《西汉》、《东汉》、《隋唐》、《龙潭鲍骆》、《五代残唐》、《飞龙传》、《杨家将》、《呼家将》、《精忠传》、《包公案》(《七侠五义》)、《小五义》、《水浒传》、《明英烈》、《施公案》、《三侠剑》、《永庆升平》、《雍正剑侠图》、《儿女英雄传》、《清宫外史》、《封神榜》、《西游记》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41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