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醒狮的由来:“年兽”传说,源远流长

广东醒狮的由来:“年兽”传说,源远流长

舞狮在中国流传有很多不同的派系与种类,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的南狮,是地道的广东民间舞蹈,也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看过电影黄飞鸿系列的人,应该对其中的《狮王争霸》印象深刻,电影充分反映了醒狮在佛山以至广东地区的盛行状况。

醒狮由唐代的宫廷狮子舞演变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地区的人们不断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南海县出现,之后,在两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流传,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

关于醒狮的传说有许多,但流传最广、得到广泛认同的是佛山的“年兽”传说:相传遥远的古代,广东南海郡佛山镇忠义乡出现了一只奇兽,身长八尺,头大身小,眼大口阔,凶恶异常。奇兽每年春节前后就出来作乱,也因此被叫做“年兽”。年兽尤其喜欢在除夕夜里出现,来去如风,专门破坏诸如稻米、蔬菜等农作物,偶尔还会伤害人畜。人们苦不堪言,但又畏惧怪兽是神兽,不敢射杀。后来,有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竹篾扎成年兽的样子,并且涂上斑斓的色彩,用各种形状的布料做成兽身,然后让青壮年十多人,拿上锅盆等能敲响的器具,一人双手拿菜刀, 站在圆砧旁准备敲打。他们挂着兽头,披着兽皮躲在年兽必经的桥下。当年兽出现时,他们一起冲出,敲打锅盆发出巨大的“咚咚”声音。

年兽首先看到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东西,原本就很诧异,还没回过神,又听到如雷鸣般的响声,吓了一大跳,惊慌逃走。从此,年兽再也没有出现过,村民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为了庆祝驱逐年兽成功,也为了继续吓走年兽,村民们在春节便将纸扎的兽头、布缝的兽身拿出来舞动。因为狮是兽中之王,代表着勇猛强悍,又象征吉祥,因此,把舞动年兽叫做“舞狮”,也有的称为“舞兽头”。之后,村民除了新年期间舞狮,凡有节庆,也都醒狮庆祝。为了增添热闹的气氛,舞狮时的乐器改为鼓锣,敲击时按照一定的节奏。

醒狮的风俗延续至今,醒狮已经成为两广及其他许多地区迎接新年必备的娱乐项目。人们舞动醒狮,希望能五谷丰收,住宅安宁。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96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