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二)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

1.旅游对民俗文化资料的采集和保存有着积极的作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的优良传统。他们借助到全国各地的游历,风餐露宿,采风问俗,了解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和神话传说,从中收集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料,历史上许多传世名著都有这样一个民俗文化一手资料的积累过程。如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东晋法显的《佛国记》、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都保存有大量不同朝代的民俗资料,为今天民俗史、民俗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旅游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旅游者出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观光或者休闲度假,还有获取新知的目的。民俗有强烈的知识性和特殊的艺术价值,从而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打破了民俗不可分享、不可示人的封闭性特征,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旅游目的地在向旅游者展示本国、本地区的民俗文化的时候,一方面能够使旅游者在欣赏民俗文化的同时增长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向旅游者介绍这些民俗文化现象的起源、功能和象征意义,并可以为游客提供学习的机会,组织游客学习和体验制陶、编织、民族乐器的演奏、民族舞蹈表演等技艺。这样,每一项民俗文化主题的旅游活动和项目都成了一次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

3.旅游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也要保护原有的旅游资源。这包括发掘、整理、保护和传承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使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得以延续。民俗文化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开阔人们的视野,促使民族地区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民族地区的文明程度,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加快民俗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84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