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舞狮的由来与传说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广东南海郡佛山镇忠义乡出现奇兽,身长3米,头大身小,眼若铜铃,青面獠牙,头生一独角。
这头奇兽于除夕晚出现,来去如风,专门破坏民间农作物包括稻米、蔬菜等。村民乡众不胜其烦,因它每逢过年时就出现,于是人们称之为“年兽”,乡民们就商议消灭年兽。
有智者献议,用竹篾及纸,扎成奇兽的形状并涂上颜色。以各种形状的布如方形,三角形织成兽身,再集勇士数十人,持锅、乐器等打得响的器具,并由一人手持双菜刀,立于一旁准备敲打。他们埋伏于一桥下,该处为年兽必经之地。
当年兽出现时,众勇士一涌而出,击打乐器发出“锵锵”及“咚咚”之声,如雷贯耳。年兽见了,觉得惊骇而落荒而逃,从此销声匿迹,不复出现。
为了庆祝驱赶年兽成功及纪念纸扎兽头的功劳,乡民便于春节将它拿出来舞动。有的人建议把它命名为舞狮,因为狮是兽中之王,勇猛的代表,吉祥的象征。有的也称为“舞圣头”。
乡民除了在新年期间舞狮,也在庆典上表演,以增加热闹的气氛。
舞狮时的乐器为锣鼓,配以一定的节奏。各处常见于迎神赛会上作为参神拜户之用,其意思是能镇宅旺宅,使鬼神降优,环境安宁,五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