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面具剧”是如何演绎的?

泰国的“面具剧”是如何演绎的?

去泰国,最不能错过的本土文化是什么?当然是它的国粹——面具剧咯!

面具剧在泰国的地位,就相当于咱中国的京剧,都是国宝级的文化,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更是历史的积淀和传统的升华。它融合了舞蹈、音乐、诗歌、绘画、武术和皮影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是当之无愧的最美舞剧艺术。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了:什么最美舞剧,能独特到哪儿去?你领略一下便知!

故事不变,演绎在变

即使不是京剧票友,咱中国的普通百姓也能说出几个有名的段子,不论是《霸王别姬》,还是《四郎探母》,都是咱耳熟能详的名段。但面具剧却截然不同,它只有一个故事:十面魔王抢走了国王拉玛的妻子悉达,拉玛在猴王的帮助下击毙魔王,救出悉达,得胜回朝。这个由印度史诗派生出来的泰国名著《拉玛坚》,自从被拉玛二世将其中的部分内容改编成剧本后,便在舞台上演绎至今。

以舞传意,没有台词

面具剧对演员们的每一个舞步都有严格要求,他们必须根据特定的音乐,踏着指定的步伐,并按照规定的行进路线和微笑手法来演绎,而且,整个表演过程中,演员们都不能说话。也许你会觉得,这岂不是哑剧?观众们能看明白么?你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因为此剧并不是说着演,而是靠唱和读!谁唱呢?除了木管乐器、铜锣和鼓乐队,还有合唱团,他们会用歌唱和诵读的方式来描述情节。

学习困难,表演不易

由于面具剧不但动作复杂,而且要求严格,所以,演员必须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通常,他们得在国家艺术学院学10年,才能登台表演。此外,面具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木琴,若想琴艺达到上台的标准,也得学习很长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住在老师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从没有乐谱。

头戴面具,造型独特

所谓面具剧,顾名思义,肯定是有面具的。通常,剧中的男性舞者会戴着不同的面具、穿着相异的服装,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尽管整部剧只有4个人物:男主角、女主角、罗刹(魔王)和猴王,但它们的面具却不少:如面具的五官、脸庞的形状和色彩都各不相同,冠饰也不一样;造型也比较怪异,狰狞恐怖,充满了艺术情趣。此外,制作面具的工匠们皆要进行特训,并且还得世代相传呢!

现在,由于这些面具色彩鲜艳、工艺精致,已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工艺品!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39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