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与四川会馆文化的关系
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有足够数量的演出场所——戏台。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商贾贸易的发展,由移民和商人建立的同乡会馆与日俱增,会馆内都建有戏台,以供乡亲们会友联谊,品茗观戏,共赏乡音,款叙乡情。一般外省戏班来到四川,大多是住在同乡会馆,如来自江苏的昆曲舒颐班,来到成都后三十余年一直定居在成都江南会馆。如今成都落带一镇,其居民80%以上为来自广东的客家人,当地至今保留着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南华宫(广东会馆)、万寿宫(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及其完好的戏台。又如乾隆年间兴建的重庆湖广会馆,由禹王宫、广东公所和齐安公所组合构成,共建有四座戏台。
除了会馆之外,庙宇戏台、宗祠戏台也是川剧主要的演出场所。清代以来,四川各地寺庙云集,戏台林立,随处可见川主庙、灵官庙、文庙、关帝庙、观音庙、药王庙、张飞庙、王爷庙、城隍庙等,一般比较大的场镇、码头都有至少两三处寺庙,有庙必有戏台。一些庙宇还有不止一个戏台。如宜宾云南会馆有四个戏台,内台供达官贵人享用,大戏台对外开放,供肩挑客及市民观看。再如川南的泸县,明代有戏台四十余座,清代迅速增加到三百余座。《成都市志·川剧志》记载了清代以来成都所辖各县会馆、庙宇戏台情况:金堂县65座、双流县37座、新都县18座、新繁县15座、崇庆县67座、蒲江县30座、郫县53座,彭县最为可观,有97座。如此众多的戏台,为川剧戏班的流动演出提供了方便。
即便是在远离大都市的川南犍为的罗城镇,这里因在明清时期为官府屯兵制夷的要地,也在重要水路交通线上,由此形成了运输物资集散地,仅在一条街及周边便汇集了三宫五庙,除了会馆中的戏台外,还在街中间建起了过街楼式戏台,每逢会期演戏,过往客商居民皆可来到街上看戏。久而久之,会馆楼台逐渐成为南来北往的戏班固定的演出场所。例如道光年间成立的燕春班,就长期在合川县城的禹王宫演出。成都的老郎庙,则是无家可归的艺人和流动戏班的居所。戏班从外地来到新的演出地,通常都是住在本省会馆之中。一般戏班演出,演员就住在庙宇楼厢、后台,川剧艺人行话叫做“滚台口”。这样的流动演出生涯固然十分艰辛,但降低了运营成本,为戏班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