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影子腔(梅花腔)的来历与特点
影子腔,又名“灯调”、“梅花腔”。发源于陇南西和、礼县一带,最早出现在清康熙末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影子腔,是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各种艺术形式,借鉴秦腔、川剧的一些特点,逐步形成的。
影子腔唱腔高亢粗犷,而又悠扬婉转,有时直接采用当地流行的秧歌曲调,有时套用民间鼓乐曲牌,因此有人说陇南影子腔是陇南秧歌剧。但影子腔音乐在保持民间音乐风格的同时,又有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戏曲音乐,有一套较为固定的戏剧板式和唱腔,如“二六”、“慢板”、“冒腔”等。
特别是“冒腔”,类似川剧的帮腔和陇剧的嘛簧,是影子腔音乐中最富表现力的曲调之一。在唱腔末句或高潮时,一人唱,众人和,渲染气氛、加强效果,成为影子腔特有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