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的祭山林节与汝为节
“大分散,小聚居”,这是怒族人居住的特点。由于生产比较落后,山川阻隔,加上怒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各地方言土语又差异甚大,因而怒族几乎没有民族的共同节日。而各地村寨特有的节日,则具有浓厚的原始文化色彩。在兰坪一些怒族村寨,村民保留着对日月、也岳、河流、巨石、树林等自然崇拜。每年春天,当桃花含蕾欲放时,村寨合族全体男子,聚集在村寨附近神树下——一般多是核桃树,欢度“祭山林节”。
仪式由巫师主持,村民杀一只黑羊祭天祀树,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毕,大家在神树下烹羊共享,而不能带回家去。对于神圣的树林,村民不但严禁砍伐,同时,他们还禁止在祭场附近射鸟猎兽。于是,这一原始淳朴的祭日,使村寨附近周围林木葱笼,起到了涵养山林、保护水土,保村护寨的作用。
匹河一带的“汝为节”,则是古老的祭祀谷神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当鸡叫头遍时,祭师便在村里喊道:“豆五冲,达五冲,神灵回到这里来!豆五冲,达五冲,人们聚集回到这里来!”豆五冲、达五冲是匹河区的怒族村寨名,是传说中腊乌期氏族和拉甲约氏族祖先的诞生地。当成年男子闻讯聚集村寨中心时,祭师又喊道:“太阳出来了,我就是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来的!”
祭祀前,村民已备好一口肥猪、一锅养米酿造的白酒,并派三人砍来金竹、芦苇和青枫栎树枝,插于祭祀的地方。祭仪开始,祭师将荞米酒倒入竹筒,边用小木棍搅拌,边念念有词,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念毕,村民开始吃饭喝酒——大家依俗将各自带来的食物和烹煮的猪肉,放于大簸箕里拌和均匀。尔后,大家围坐一起,伸手从簸箕里抓捏饭团吃。村民们边吃抓饭,边聊边唱,共度祭谷祈丰的节日,日暮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