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阁、厢、殿、观、阙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阁、厢、殿、观、阙有什么区别

汉代文献上提到的阁和厢,是堂的东西两侧和堂毗连平行的房子,与后来阁厢的概念不同。堂东西有墙称“序”,序外东西各有一个小夹室,叫东夹、西夹,这就是阁。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叫东堂、西堂,这就是厢。阁和厢有户相通,厢前也有阶。

乐府诗《鸡鸣篇》:“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东厢就是东堂,殿就是堂屋。《说文》:“堂,殿也。”泰汉以前。叫堂不叫殿,汉代虽叫殿,但不限于帝王受朝理事的处所,后来殿才专指帝五所居和庙宇里供奉神佛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等。

阁,后来也措供游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的建筑物。阁的平画呈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等,一般四周设桶扇。另外,后世称女子的卧房为阁,如闺阁、出阁。《木兰诗》:“开我们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里的阁,指女子住的小楼。厢,后来泛指正房两边的房子,叫厢房,如东厢、西厢。

观,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后来,道教的庙宇也叫观,如寺观。阙,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由于二阙之间有空阙,所以叫阙或双阙。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卷二十三:“盖为二台于门外,人君作楼观于上,上圆下方。以其阙然为道,谓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174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