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祭敖包风俗
蒙古族民间风俗中祭敖包是最富有情趣的一项活动。
敖包,“堆子”的意思。
敖包有用石头垒起的,也有用柳条围建的,通常是在草原的高丘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面分大、中、小三层,重叠作圆锥体。
有单独一个敖包,也有敖包群,七个敖包并列,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陪衬三个小的;
也有一个大敖包居中,东、南、西、北各陪衬三个小敖包,成为十三个的敖包群。
中间的主体敖包上插杆子挂经旗(白绸子,书有经文),各个小敖包都插树枝,祭祀时献哈达于树枝上,近几年有献长毛巾和丝巾的。
一般是在每年六七月间,举行祭敖包活动。
方圆八十里的牧民坐着勒勒车,骑上高头大马,捧着祭品赶来。
也有请活佛或喇嘛焚香点火、诵经念咒的。凡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
青年男女也借机相约,故有“敖包相会”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