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一苇渡江有何神机

达摩一苇渡江有何神机

传说当年达摩祖师从印度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听说梁武帝信佛,就来到南京和梁武帝论佛。谁知二人的佛理不同,观念冲突,于是达摩祖师就决定离开此地,去北方传教。

当时南京有个高僧禅光,他在雨花台讲经,当地人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天花乱坠,地生金莲,顽石点头”。达摩祖师听说之后,也去站在台下听禅光讲经。他有时点头,有时摇头。禅光见他摇头,就跟他辩论,二人理念同样不合,达摩于是就走了。他走了之后,禅光才从台下的群众口里得知 ,刚才那人就是印度高僧达摩祖师。然后赶紧追了过去。达摩到了江边之后,看到江面上一只船也没有。江边有一个老人家,住在一个小草屋里,家徒四壁。达摩走过去说:“老人家,你能不能施舍我一件东西?”老人说:“你看我穷得什么都没有,拿什么施舍你?”达摩祖师说:“你就把你的芦苇给我一根就好了。”老人就从一捆芦苇中抽出一根,递给达摩。达摩把芦苇放到江面上,只见那根苇花的五片芦叶,很快就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过了长江。

禅光追到岸边时,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连忙跑到老人面前,招呼都不打,抱起老人身边那一捆芦苇,扑通扔到水中,学达摩站上芦苇,结果一下子掉到了江水里。禅光爬回岸上,责问老人道:“你给他一根芦苇就能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老人说:“他是化我的芦苇,你是抢我的芦苇,当然不一样了。”说完,老人瞬间消失不见。浩荡的江面上空无一人。这时禅光自知有失,惭叹不已。后来禅光40岁时,到嵩山师从于达摩门下6年,尽得其心法,终成禅宗二祖慧可。

至今,南京长江边上的幕府山北麓有个达摩洞,相传达摩就是从此处“一苇渡江”。其实芦苇怎能承受人的重量?所谓“一苇渡江”,其实就是一叶苇舟飘然过江的意思,这里只不过是把它神化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51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