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的建筑风格:模仿了皇宫的规格

孔子去世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第二年,孔门弟子在其故居立庙屋三间,收藏孔子的衣、冠、琴、车、书等遗物,供人祭祀瞻仰。这区区三间庙屋,便是曲阜孔庙的雏形。今天,人们却认为,曲阜孔庙的建筑模仿了皇宫的规格,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随着孔子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历代帝王对他越来越重视,读书人对他的崇拜也与日俱增,孔庙也屡经修缮营建,规模日益扩大。两千五百年来,孔庙总共经历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并且不断得到扩建,终于达到今日九进庭院的宏大规模。

北宋时期,曲阜孔庙扩大至现有规模,并且形成了皇宫一样的布局。今天我们看到的孔庙,则是清雍正、乾隆年间按照宋代格局重修后形成的。孔庙呈狭长方形,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完全模仿皇宫的规制。它的建筑面积有9.5万平方米左右,共有九进院落,有各类房屋466间。孔庙和皇家宫殿一样,配有门坊、角楼,院内修有道道红墙,大殿铺着黄瓦,瓦的色彩、样式完全是皇室规格,和皇宫相比毫不逊色。曲阜孔庙的以大成殿为中心。这个祭祀孔子的大殿阔九间,深五间,和故宫太和殿一样有九脊重檐,铺有黄色琉璃瓦,享有古代殿宇的最高规格。它的四周绕有回廊,前檐下有十根水磨大石柱,柱高5.98米,直径0.81米,柱上雕的是二龙对翔,这二十条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雕刻工艺十分精湛。大成殿两侧回廊和后面回廊下又有18根石柱,这些石柱是八棱八面柱,每一面上雕刻的是九龙戏珠,18根柱子上共有1296条姿态不同的龙,刀法精美,细腻生动,同样是古建筑雕刻中的精品。从规格到细节,可以说孔庙完全符合皇宫的规格,足以和皇宫相媲美。

然而,无论孔子在传统社会的地位多么崇高,他毕竟不是帝王,为什么祭祀他的庙宇可以享有皇宫的规格呢?原来,古代统治者与读书人认为,孔子虽然“无王者之位”,却“有王者之道”,尤其是他编订的《春秋》是“代王者立法”,为统治者制定了维护王朝统治的道德规范。因为有这样的功绩,他被称为“素王”,唐玄宗封其为“文宣王”,宋真宗更进一步封其为“至圣文宣王”,祭祀用王者礼仪。这样一来,从宋代起奠定今日规模的孔庙按照皇宫的式样建造,便不足为奇了。

两千五百年来,曲阜孔庙一旦有破损毁坏,便立即得到修缮,保护得非常完好。今天的孔庙,因为其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魄、精美的建筑,与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90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