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客星”是什么星?古代占星术中的客星是什么意思?
我国古代把最新突然在天空中出现其后又逐渐消失的星体统称为客星,客星实际上就是现代天文学领域中所说的新星、超新星和彗星,有时候客星也可以是一些少见的天文现象,如流星、极光等。这些天体就像“做客”一样来到天空常见的星辰之间,因此得名“客星”。
“客星”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史记·天官书》里,此书记载:“客星出天廷,有奇令。”《汉书·天文志》也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见于房”的记载,这是在记载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我国出现的一颗新星。
在我国古代占星术中,客星常常被分为瑞星和妖星两大类,瑞星预兆吉祥,妖星则预示凶兆。如在《后汉书·严光传》记载:“(光武帝)复引光入,论道旧故……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可见,古人对于客星的发现是极为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