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什方堂邛窑遗址有什么历史意义?

什方堂窑址最早发现于1935年,由于当时战乱,遗址曾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幸好当时的一些中外学者,如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长美国人葛维汉、英国学者贝德福和学者杨枝高、高毓灵以及华西协和大学教授郑德坤等,对邛窑进行了调研,使之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什方堂邛窑遗址才被重视起来。

邛窑自南朝至两宋,共经历了八百多年,是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窑址中,烧造时间最长、产品最丰富、造型纹饰最美的名窑。在南朝就广泛使用化妆土美化陶瓷;在隋代就创造了釉下彩绘并在唐朝及五代时期发扬光大。什方堂窑器物繁多,样式多种多样,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生活用具、文房用具乃至玩具等。以青瓷为大宗,除青瓷外,还有褐、黄、绿、白、蓝、黑等呈现深浅不一的釉色约三十余种。在所有釉色瓷器中,乳浊釉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器物装饰有釉下彩绘、印花、刻贴花、堆贴花4种技法。其中釉下彩绘最具特色。它是在一次高温(烧成温度约为1200度)下烧成的釉下三彩。是在米黄或灰色的釉下,用绿、黄、褐三种颜色绘成带写意的国画或其他图案,属于高温唐三彩。它同北方低温唐三彩(烧成温度约为950度)有着很大的区别,而跟湖南长沙的唐三彩特征相同。

什方堂是典型的邛窑唐代遗址,它以具有盛唐时代特征的,精美的邛窑三彩、乳浊釉和风格清新的瓷器印花艺术,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是我国彩绘瓷的先驱,为后来宋代瓷器彩绘──宋三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后世的瓷器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46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