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中的金农为什么独创“漆书”?
“扬州八怪”中被推为“怪首”的就是金农。他晚年别出心裁,剪去毛笔的笔锋,写出来的字横粗竖细,转折方硬,棱角分明,带有飞白,就像是用油漆刷子刷出来的一样,被称为“漆书”。书法向来讲究中锋用笔,笔势宜浑圆沉着,从唐代起便确立了横细竖粗的规范,金农的漆书却处处反其道而行之。金农为何要创造出如此“叛逆”的漆书呢?
清代的扬州经济发达,吸引了许多书画家在此鬻(yù)艺为生,金农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诗中所言的“画梅乞米寻常事”,便是其以书画为生的真实写照。当书画成为商品,风格便是“品牌”,当时的扬州催生出一大批标新立异的艺术家,金农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高蹈的才华,自然不落人后。他的隶书尤为人称道,取法汉魏、又以正楷入隶,倾心于质朴、厚重的碑刻美,而不齿当时风行于书坛的俗媚风格;他醉心于金石文字,以《国山碑》、《天发神谶碑》等石刻作为师法对象,而由此创造了漆书。漆书力追刀法效果,强调金石味,“以拙为妍、以重为巧”,笔画横粗竖细,撇捺厚劲多细尖而出,呈苍古奇倔、清逸脱俗之特色。
清朝前期书法笼罩在沉重的帖学传统之下,缺乏活力,逐渐变得僵化,金农以其独特的方式给当时帖学成风的书坛注入了一股新风,真可谓“师碑变法创漆书,成就卓著名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