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画家顾恺之为什么被称为“虎头三绝”?三绝又是指什么?

东晋画家顾恺之为什么被称为“虎头三绝”?三绝又是指什么?

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世人又称他为“顾虎头”“虎头将军”。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能诗善赋,书法精湛,绘画称绝。他是中国绘画理论“六法论”的奠基者。世人这样评价他的画作:“法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细看则六法兼备;设色以浓彩微加点缀,不晕饰,运思精微,襟灵莫测,神气飘然。”顾恺之自评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除了上述评价外,顾恺之还有“虎头三绝”的称号。那么,这“三绝”又是绝在哪呢?

所谓“三绝”指的是“才绝”“画绝”和“痴绝”。

“才绝”说的是顾恺之的才思敏捷,多才多艺。作为绘画界的一代宗师,顾恺之诗、文、赋、书无一不通。其文学造诣颇深,现流传于世的有《雷电赋》、《观涛赋》、《冰赋》、《湘中赋》等。尽管数量有限,但从中可窥知其文学修为。

“画绝”指的是顾恺之的精湛画技。顾恺之师从卫协,尽得真传。此后,他在认真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开拓新领域,创出了自己独特的画风。顾恺之画人物,传神之处在眼睛。据说,当年建康瓦棺寺修建,因为资金筹措不足,一度停工搁置。顾恺之听说了,便在寺院一面墙上画了幅维摩诘居士像。画作完成之时,栩栩如生的人物唯独少了双眼睛。顾恺之放出话去:“观点睛,头天十万,第二天减半,第三天随意布施。”想一睹顾恺之点睛的人蜂拥而至,不长时间便收到一百万。就这样,顾恺之帮助瓦官寺筹足了修建寺院的银子。顾恺之作画擅长利用各种绘画技巧遮掩缺陷,扩大美感。史上有名的殷仲堪画像,便是顾恺之运用飞白画法的杰作。此举掩盖了殷仲堪的眼疾,突出了他的神韵。

“痴绝”是说顾恺之爱开玩笑。他“好谐谑”,也禁得起别人的玩笑。此外,“痴绝”还指他作画行文纯真自然,不矫情做作。在他的作品里,总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憨傻之气。有人认为,顾恺之所以如此,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蔑视,也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94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