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绘画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空间效果?

为什么绘画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空间效果?

通常我们看到的西方绘画似乎都是在营造一个和实际景物相同的空间,更有大量充满了纵深感像照片一样的绘画。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一个平面的绘画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立体的空间?是一种怎样的方法让我们看到的画面场景和实际的物象那么相似?

在这里我们要提及一位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他首先在平面中创造了一个立体空间,这就是透视法—引起造型艺术革命的重大发明。

透视其实是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在平面的纸张上描绘眼睛所能看到的立体事物。在布鲁内莱斯基将透视法发掘出来之前,也早有人尝试通过缩短拉长来塑造画面的前后感,如希腊人就曾运用短缩法。在漫长的中世纪,这些曾经在绘画中发现的空间法则都被摒弃了,直到文艺复兴开始,布鲁内莱斯基重新整理了被遗忘的直线透视结构原理,并且予以精确的数学计算法则。他的研究给绘画在平面上创造出非凡的空间效果、描绘在视觉上看来更加真实的物体奠定了理论基础。艺术家们运用这种透视法,使得绘画作品看起来就像真实世界一样。同时代的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随后将透视原理编入他的论文《论绘画》(Della Pittura)中。这一原理的发现和发展直接影响了文艺复兴的绘画,为了能更真实地再现自然状态,许多艺术家都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绘画,达·芬奇也发展了透视法,创造了空气透视法和隐形透视法,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即是透视学应用的典范之作。

绘画上运用的一般是线形透视,如同透过玻璃平面来看立体的景物,运用这个理论指导出来的绘画都是充满立体感的。理论上焦点透视一般分为原线、变线、灭点三大要素。原线是和画面平行的线,除此以外都是变线。灭点分为四种:焦点,天点,地点,余点。当眼睛平视,落在地平线上的是焦点和余点,向上仰视的集中于天点,向下俯视的集中于地点。透视法造就了西方的写实性绘画,在西方绘画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87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