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拉斐尔画的圣母像普通人家的母亲?

为什么拉斐尔画的圣母像普通人家的母亲?

在中世纪西方宗教绘画中,圣母的形象一直是神秘、庄严,毫无生气的圣人,高高在上,人们只能膜拜瞻仰。而我们在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画家拉斐尔(Raphael Sanzio,1483—1520)的绘画中却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圣母形象,她美丽、健康、和蔼可亲,是寻常人家的母亲。

拉斐尔出生于翁布里亚(Umbria)的一个宫廷画师之家,早年在作坊学画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能,他21岁时所画《圣母的婚礼》便超越了他的老师佩鲁吉诺。拉斐尔生活的时期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所谓“复兴”主要是倡导恢复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艺术,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与宗教观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开始重视人本身,提倡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的精神,使得宗教中的神也开始变得更加人性化。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像尤其突出了这一特点,充满温情和世俗的生活气息。

画面一般由圣母和圣婴组合构成,色调和谐优雅,氛围温馨祥和。如《坐着的圣母》中的圣母面容秀美,像寻常妇人一样带着头巾,怀抱婴童,脸庞和孩子亲密地贴在一起,一副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场景。虽然也有略带庄重威严的神情却仍然透着温婉气息,这种来自现实中的圣母形象更为当时人们所爱。《西斯廷圣母》一般被认为是拉斐尔理想中最完美的圣母形象。三角形构图的画面,显得稳固而结实。圣母衣着朴素,面容娟秀亲切,神情端庄,头上没有光环,正抱着圣婴欲从祭坛中走下来,衣袂飘飘,充满动感,那精致圆熟的画法传递出深邃而含蓄的情感内涵。

拉斐尔年仅37岁便去世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最为人称道的一系列圣母像。他优美典雅的绘画风格为之后的古典主义树立了典范,并深深影响着西方学院派绘画。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85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