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冯时行路有什么来历
重庆主城到北碚有高速通道,下了高速通道不远就有一个叫状元碑的地方,这里是北碚区的行政中心。2005年,此地政府将一条路命名为冯时行路。这位冯时行人称巴渝第一状元,可清代的纪晓岚又说他不是状元。那冯时行是什么人呢?为何要纪念他呢?他是不是状元呢?
冯时行(公元1100—1163年),号缙云。其籍贯有巴县、乐碛、璧山之说,但少年时就读于巴县缙云寺。他博学能文,科考后步步高升,曾官至左朝奉议郎,相当于如今国务院顾问,而且在地方管理中颇有建树。但他个性耿直,反对当权的秦桧,因此罢官闲居达十七年之久。十七年他退居缙云山,自号缙云先生,以设馆教书为业,广受当地士人的尊崇。秦桧死后,他被再次起用,历任蓬州、黎州,最后病逝于雅安任上。为官期间,他能体察民情,劝课农桑,深得百姓爱戴,有“冯青天”之称。死后,雅安民众曾斥钱七十万为其建立祠庙以示纪念。
冯时行被誉为“巴渝第一状元”,但清代纪晓岚认为其不过是北宋进士,排92位,因才华出众,皇帝赞其有“状元之才”。而据历史学者考证,在《宋状元录》并没有冯时行的名字。不过隋唐科举取士以来,状元就成为士人才具的标尺。举凡高中状元者,官府表彰,民间膜拜,风光一时无两。后来,人们把那些才华横溢之士也称之为状元。因此,冯时行究竟有没有中过状元其实无关紧要,人民和历史记住的是他的为民请命,他的两袖清风。冯时行路,当比全国到处都有的“状元路”更具有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