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东城区的西南部,东起南池子大街,西临劳动人民文化宫,有一条巷子名叫“飞龙桥胡同”,它归属东华门街道办事处管。
毫无疑问,这条胡同是因为从前的一座桥而得名的。它就是飞龙桥。
这座桥并非普通的桥梁,而是用十分珍贵的汉白玉筑成。整个桥身造型优美,犹如彩虹飞龙,而且桥栏上还雕有狮、龙、蛙、鱼、虾、海兽等各种动物图案,以及各式各样的水波纹饰图案。
桥的南北两头,还有飞虹牌坊,东西两边还有一些亭子,如天光亭、云影亭等。桥北则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假山,山下凿有秀洞,山上建有乾运殿,殿的两旁还有凌虚亭、御风亭等,风景如画。然而,这些景物都是为了点缀这座飞龙桥的。
不过,知道底细的人清楚,其实那座桥最初并不叫“飞龙桥”,它的原名为“飞虹桥”。而这个飞虹桥,更是跟明朝一位落魄皇帝有着莫大的瓜葛。
这个皇帝怎么就落魄了?他是哪一位?他跟这座飞虹桥有啥关系?
甭急,听在下慢慢侃。他就是明朝无人不知的“奇葩皇帝”——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因而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太子,后来也就成了明朝第六代接班人,谥号明英宗。他的身世奇特之处,就在于他在历史上做了两任皇帝。
第一任即位时,朱祁镇才9岁,老爹明宣宗死了,他一个小屁孩就被硬是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了小皇帝。当然,历史上的小皇帝,基本是不拿权的,说话没人听,都是由自己的老娘皇太后,或者皇舅、皇叔之类的长辈掌权代理的。
朱祁镇当了天子后,政权主要操在老娘皇太后张氏手中,并由三位杨氏大臣辅佐。一切还都太平。然而,几年后皇太后因病一命呜呼,三位辅佐大臣也退了休,朝廷上边没了人。
再说,朱祁镇这几年成长,一直由一个太监伴随着。这个太监就是恶贯满盈的王振。他曾陪小皇帝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读书,一起玩,一起疯,总之,两位主仆的关系是相当的亲密。
就这样,太监王振成了朱祁镇身边的心腹,也是皇帝最信任的亲人,甚至比他的兄弟姐妹还要亲,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可以说,朱祁镇对王振这个太监,有某种变态的依赖情感,有时还甚至私下叫他为父亲呢。
可见,这个朱祁镇精神有些发育不完全,不成熟。自然,在国家政事上他也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白痴,除了会玩。
再说,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人的一支部落瓦剌人偷袭大明北方边境。这时候,太监王振脑子一发热,便怂恿年轻的朱祁镇御驾亲征,到时顺便还能让皇帝去王振的家乡转一圈,好给这个死太监脸上增光。
王振这个馊主意一出,从来没出过皇宫的朱祁镇竟然很兴奋,以为打仗跟过家家一样好玩,便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硬是带着几十万大军,让王振做大元帅,前去跟瓦剌人对战。
结果谁都清楚,就在土木堡这个地方,大明军队被围困,王振在乱军中被杀,更为悲催的是,皇帝朱祁镇让瓦剌人轻而易举地就给逮住了,他成了蒙古人的阶下囚。
这下可好,堂堂大明朝没有了国家领导。
瓦剌人还想拿皇帝朱祁镇威胁,让明朝割地赔款。而京城这边,在一番考虑后,觉得国一日不能无君,于是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接班当新任皇帝,这样瓦剌人拿朱祁镇作为人质的威胁就泡汤了。
由此,朱祁钰即位,即景泰皇帝。成为阶下囚的朱祁镇,自然而然就成了名义上的太上皇了。瓦剌人见这样捞不到好处,便索性强攻北京城,企图一举拿下大明王朝的江山。
当然,大明王朝虽然皇帝不济事,但朝中还是有人才的,此人就是于谦。在他的布置下,一场北京保卫战展开了,结果瓦剌人大败而逃,灰溜溜地退回了大漠。
再说这个太上皇朱祁镇,瓦剌人觉得这时候他既没有利用价值,反而是个累赘,加上为了向明王朝求和,希望两国在边境上照常互通贸易,便没有杀他,而将他好好地放了回来。
这样,当了一年多阶下囚的朱祁镇,总算活着回到了北京城。这个下场比当年靖康之难中两位大宋皇帝要幸福多了。
就在北京东安门,景泰皇帝怀着一颗不安的心,无奈地迎接了自己的兄长太上皇朱祁镇后,以防他要回自己的皇位,便派人将他安置到南宫,并由一帮锦衣卫监管起来。说白了,打那以后,这位被迫的太上皇就被软禁在了南宫。
为了防止有人跟被软禁的太上皇联络,景泰帝甚至命人将南宫附近的树木砍掉,这样就让人无法藏身了。
这一软禁,朱祁镇就在南宫待了七年之久。凄凉的滋味,自然不好受。
但是,在这儿孤独的软禁生涯中,朱祁镇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里的幽静。而在这片幽静的环境中,朱祁镇的确也在不断反省,他也开始变得冷静和成熟了。
7年之后,景泰皇帝一朝病重,卧床不起,这时候太子也早已夭折,对于皇位,朝中不知道谁应该接班。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从前太监王振的部下曹吉祥这帮太监却暗怀鬼胎,密谋策划,他们与几位禁卫军将领商议一番后,在一个晚上,冲进了南宫,将软禁的朱祁镇迎了出来,并拜他为皇帝。
这样一来,就在第二天,朱祁镇竟莫名其妙地再次当上了皇帝。很快,重病的景泰皇帝又被废除,软禁在西苑内,没多久他就病死了。这场宫廷内变事件,即为史称的“夺门之变”,也称“南宫复辟”。
再说朱祁镇复位,第二回当上了皇帝,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此后,他时常想起曾经在南宫苦苦煎熬的软禁岁月。他便在那儿修建了一座嘉乐馆。馆中的正殿,取名为“龙德殿”,而在正殿后边的那条玉河上,修建了一座桥,取名为“飞虹桥”。
桥的南北各有两座牌楼,南边的名叫“飞虹”,北边的名叫“戴鳌”。这座桥是用汉白玉砌成,桥栏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相当壮观。
当时还盛传一桩逸闻,这座桥所用的石料,乃是当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从海外购买的,相当珍贵,而且是在磨好之后,才载运回来的。等到飞虹桥建到最后收工时,不料桥前右边,竟不巧缺了一块方石。然而,石料已经用完了,工匠们只好自己在京城找石料磨补。可惜的是,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结果只好作罢。
据说,当年的飞虹桥一带风景秀丽,四处雕栏玉砌,水波潋滟,四周的空地还种着葱郁的瓜蔬,就像个富丽的庄舍。
因而,不知道哪位诗人写了这么一首《渡飞虹桥》:
鲸海遥涵一水长,
清波深处石为梁。
手铺瓮甃连驰道,
倒泻银河入苑墙。
晴绿乍添垂柳色,
春流时泛落花香。
微茫迥隔蓬莱岛,
不放飞尘入建章。
然而,到了清代时,龙德殿一带逐渐变得荒废。只有那座飞虹桥仍然存在,由于“虹”与“龙”发音相近,加上当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常去那儿,所以,人们就干脆将“飞虹桥”改叫成了“飞龙桥”。
再后来,到了民国年间,这座飞龙桥在战火中被毁。从前的皇帝游玩之地,渐渐地形成了一条胡同,人们便叫它“飞龙桥胡同”。
到了1965年,在整顿地名时,将冰窖胡同并入,成了飞龙桥胡同的一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条胡同一度被改称为“葵花向阳路七条”,后来才恢复了原名。
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飞龙桥早已消失了,然而在南城附近却多了这么一条飞龙桥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