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民寺的建筑特色:古刹巍峨,古迹斑驳

佑民寺的建筑特色:古刹巍峨,古迹斑驳

江西南昌在古时候被称作豫章,自隋唐以来此地佛教盛起,陆续兴起了多座寺庙。其中香火最盛的有大安寺、塔下寺、佑民寺和普贤寺四座寺庙,史称“豫章四大寺院”。遗憾的是,现今只有佑民寺留存下来。佑民寺位于南昌市八一公园北门对面,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是江西省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千年古刹,在东南亚佛教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1500余年的漫长历史中,佑民寺经过了无数次战火的洗礼。因为广传佛法,又曾是江南佛学的中心,这座千年古刹在民间一直享有盛誉,南昌当地甚至流传着“先有佑民寺,后有豫章城”的说法。

佑民寺的建筑布局与大多数寺庙建筑布局相似,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铜佛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阁。高立的山门门楣上悬有“佑民寺”匾额,进入寺门后紧接着是一座门楼式琉璃瓦杏黄墙建筑,屋脊上题有“风调雨顺”四个正楷大字。天王殿内立有四大天王塑像,相貌庄严,色彩鲜明,还摆有一尊奇异大缸,缸体表面饰有九十多尊佛像,个个造型逼真,神态各异,人们夸张地称其为“千佛缸”。

寺内铜佛殿内有一尊巨大的纯铜铸造的接引佛,铜佛高13米,重21吨,宝相庄严,神情肃穆。据说,原先的铜制接引佛于清朝嘉庆年间铸造,和钟楼铜钟、普贤寺铁象并称 “南昌三宝”,当时的人们还有“南昌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之说。可惜的是,原铜佛在1970年前后被毁,现存的这尊铜佛是1994年重新铸造的。

佑民寺的大雄宝殿巍峨庄严,占地面积较大,在江南一带属于规模较大的佛殿,是佑民寺筹办佛事的主要场所。大雄宝殿周围有6棵大樟树,老枝虬曲,遒劲粗壮,生意盎然。

在佑民寺的东侧,建有一座角形的花岗石钟楼,由姚国美等人于1929年主持修筑。钟楼坐西朝东,全高10余米,宽约4米,顶部呈半球形。钟楼为四层,下面有三层空置,一道楼梯可直通四层,第四层呈八方形,内置一口大铜钟。大铜钟由南唐大将林仁肇命人制造,钟体表面铸有“南唐乾德五年太岁丁卯重铸”的字样,铜钟的上部铸有双吊耳,肩部装饰着三道凸弦纹,中部装饰着大块方格与竖形条纹,中下部对称分布着四个乳丁纽,最下部铸成波浪形花纹,是“南昌三宝”之一。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95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