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民俗的特点特征
近现代民俗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民俗。这个时期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阶级关系等发生一系列急剧的变化。
在短短的一个半世纪中,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等重大的历史变革,从一个“古代”民族逐步向一个现代化的文明民族迈进。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中国近现代民俗也发生着很大变化,一些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封建民俗逐渐消亡,如女人缠足,男人留辫、穿长袍马褂等,同时,一些西方民俗传入中国,如圣诞节习俗等,西方民俗与中国固有的民俗体系发生着交流与融合,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的需要。
人民又不断地创造出一些既适合我国情况,又满足现代生活的新民俗来。整个中国民俗的体系,正在经历急剧地引进、斗争、分化、改组、融合等过程,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