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安石因茶相交的故事

苏轼与王安石因茶相交的故事

从古到今,文人都喜欢喝茶。他们认为茶能提神醒脑,激发人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文人雅士将饮茶看作是一种高雅的活动,为文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历代文人墨客借茶言志,产生了不少传世佳作,也诞生了许多以茶会友的美谈。唐代诗人元稹在《咏茶》中写道:“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一个“慕”字写出了文人雅士与茶的不解之缘。

关于文人喜欢喝茶的典故,最有名的要属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与王安石因茶相交的故事。话说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王安石由于年老,身体抱恙。太医给王安石开了一个方子,用阳羡的茶,然后用长江瞿塘峡中段的水来煎烹,才能消除痰火,恢复健康。

王安石心想,苏东坡家在蜀地,有机会去长江三峡,于是便给他捎信说,无论是你或者是你的家人,如果有天经过瞿塘峡时,请在中游打一瓮水捎来。我能不能延年益寿,就拜托你了。

苏东坡收到信后不敢怠慢,专程去长江三峡打水,并亲自送至王安石府上。王安石命人取水煮茶。一阵泡茶的工序之后,王安石问苏轼:“此水可是从巫峡取来?”东坡回:“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听罢,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他是因为欣赏三峡风光,一时忘记了王安石的托付。但是同时苏轼也感到很奇怪,就问王安石说:“三峡的水都一个样,老太师怎么分辨的呢?”王安石道:“读书人要仔细观察生活。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用此处的水烹煮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听后,对老太师的仔细观察感到由衷敬服。

虽然苏东坡一生坎坷,但却嗜茶如命。他还写过“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来赞颂茶。由此可见,诗人对茶是多么情有独钟。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64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