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牛肉在古代有造反的象征

为什么牛肉在古代有造反的象征

在如今人们的饭桌上,牛肉作为一道美味早已是屡见不鲜,但是,在我国古代,牛肉却是一种代表着造反精神的食物,这其中有怎样的由来呢?

在中国文化中,牛一直是勤劳的象征。只是在后来的生活实践中,当人们知道牛的力气巨大后,开始让它有了各种不同的应用,从农耕、交通甚至军事方面,都能找到牛的身影。比如战国时代的齐国还使用火牛阵打败燕国,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也曾用到牛。在很早以前,中国人是吃牛肉的,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牛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后来演变成国家的战略物资,不允许私自宰杀。

在看《水浒传》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场景,梁山好汉一到酒馆饭店,往往会来一句:“小二,来二斤切好的熟牛肉!”其实这个是夸张手法,因为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各朝都有法律明文规定保护耕牛,如有供应牛肉的都是黑店。在秦汉时有法律规定:盗牛、屠牛者斩,食牛者罚;隋唐时期规定:屠牛者判一年。到了宋代,更是严格立法禁止杀牛,在酒店吃牛肉,要么这是家黑店,要么就是老板要冒着被世人鄙夷和被官府抓走的危险,偷偷杀牛让你吃牛肉。因为宋代法律明文规定:“今后应有盗官私马牛杂畜而杀之,或因仇嫌憎嫉而潜行屠杀者,请并为盗杀。如盗杀马牛,头首处死,从者减一等”,“如有盗割牛鼻,盗斫牛脚者,首处死,从减一等,创合可用者,并减一等”,“故杀官私马牛者,请决脊杖二十,随处配役一年放。杀自己马牛及故杀官私驼骡驴者,并决脊杖十七”。在宋真宗时期,他曾经下诏规定:“自今屠耕牛及盗杀牛,罪不至死者,并系狱以闻,当从重断。”

正是由于是当时的一种违禁物品,因此,在一些歌颂造反精神的文学作品当中,吃牛肉就成了一种造反的象征。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63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