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道矢骸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木门道位于距天水秦城区60多公里的牡丹乡木门村。木门道因东有王家梁山,西有毛牛墩粱,两山对峙,立石千仞,状若天然门户而得名。
木门道地势险要,两山形成峡谷,最窄处约50米左右。峡谷东侧的张家坪为诸葛亮与魏将张作战时的埋伏之处。峡谷西侧为十悄地梁,其下有诸葛亮拴马之处的拴马湾,峡谷中稠泥河由北向南流入滚滚西汉水。拴马湾下河底处有一鼓形小山石,高约8米,鼓面约2.7平方米,成椭圆形,故称石鼓。四周芳草萋萋、荆棘牵蔓、薛萝连连、松枬秀丽,是个埋兵擒将的理想之地。
公元231年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设计将魏将张引入木门道,张大败,中箭身亡,尸体留在木门道。后人称此地为“木门道矢骸”,俗称“张尕脑嘴”。至今木门道东侧的张家坪还出土有魏、蜀时的箭头、刀、矛、弓等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