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孙中山生前就决定将自己的陵墓选在明孝陵旁
1912年3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后,与胡汉民一起到紫金山打猎,当时看到紫金山风景秀丽,就表示死后想要安葬于此,他说“他日我辞世后,愿向国民在此乞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当然,这时还只是一句戏言。但在1925年临终前一天,孙中山明确对汪精卫提出,“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可见这是他的遗愿了。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朝政府,在客观上,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相似之处。因为他们都推翻了少数民族统治,光复了汉族政权。清帝刚刚退位,孙中山就率领各部将领和数万士兵,到明孝陵举行祭奠,称清朝的覆灭“实维我高皇帝光复大义,有以牍启后人,成兹鸿业”,体现了孙中山对明太祖的尊崇。国民党内部也经常有人把他俩相提并论,但吴稚晖指出,朱元璋只是民族主义,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之外,还发展民权和民生主义,比前者更伟大。因此在修建中山陵的时候,葬事筹备处就特意将中山陵的选址地点定得比明孝陵要高。建成后的中山陵,墓室比前代所有陵墓都高,中山陵碑石也大过明孝陵的神功圣德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