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为什么是尊称的意思?

“足下”是一个敬辞,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都可以尊称对方为“足下”,意思跟今天的“您”相近。

《战国策·燕策》中收录有投奔赵国的燕国大将乐毅回复燕惠王的一封信,开篇就写道:“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斧质”是古代一种酷刑,将人放到砧板上,用斧头砍死。

这段话的意思是:臣不才,不能遵循燕国先王的教诲,来顺应大王您左右官员之心,恐怕犯下斧质之罪,这样既伤害了先王的英明,又有害于足下您的仁义,因此遁逃投奔了赵国。乐毅是臣,燕惠王是君,这是“足下”之称用于下对上。同辈之间互称“足下”的例子则更多,此不赘言。

人们会觉得这个敬称很奇怪:既然是尊敬的称呼,怎么能把对方称为脚下呢?原来,这个称谓的由来还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呢。

晋人嵇含所编撰的《南方草木状》中引述了西汉东方朔在《琐语》中的一条记事:“木履起于晋文公时。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亦自此始也。”

南朝宋的刘敬叔所著《异苑》卷十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再后来,南朝梁文学家殷芸所著《小说》一书中则写道:“介子推不出,晋文公焚林求之,终抱木而死。公抚木哀嗟,伐树制屐。每怀割股之恩,辄潸然流涕视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言,将起于此。”

综上所述,这个故事源自晋文公和介子推(也写作“介之推”)。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被逼逃亡国外十九年,颠沛流离,有时候在流亡路上实在没有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侍从介子推看到这种情形,就不声不响地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炖成一锅肉汤,端给重耳吃。

回到晋国之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即著名的晋文公。刚刚即位,晋文公就开始大行封赏,把逃难时期跟随自己的人都封了大官,这些人也毫无愧色地接受,介子推引以为耻,和母亲二人隐居到了今山西省介休市的绵山里面。

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十分倔强,竟然抱着一棵树活活给烧死了。晋文公非常悲伤,抚摸着这棵树痛哭不止。哭完了,晋文公令人伐下这棵树,让鞋匠做成一双木屐,天天穿在脚上,以此纪念介子推的割股之功,还常常看着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后人因此就把“足下”作为对对方的尊称。

不过,在为《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作的集解中,南朝学者裴骃引述蔡邕的解释说:“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如此说来,“足下”之称意味着不敢直视对方,犹如说:我只敢盯着您的脚下说话。

东方朔《琐语》、刘敬叔《异苑》和殷芸《小说》都是小说家言,更原始的文献《左传》和《史记》中都没有介子推被烧死的记载。因此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很可能是杜撰出来的,蔡邕的解释则更为可信。但是不管怎样,“足下”的称谓却就此流传了下来,一直沿用到今天,不过更多是用在书面语或者书信之中。

更有趣的是,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的寒食节竟然也跟这个莫须有的故事扯上了关系。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离事》篇中写道:“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火食”即吃熟食。这显然是太原郡所辖的介休一带的风俗。

《后汉书·周举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所谓“龙忌”,“龙”指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青龙七宿,其中的心宿二乃大火星,寒食禁火,故称“龙忌”。“爨(cuàn)”指烧火做饭。根据这则记载,可见东汉时的寒食节在盛冬季节,而且长达一月之久!这一陋俗周举革除之后,久经演变,才最后定型于春季,历代相沿。

不过,据《周礼》载,周代时已有禁火之制:“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用木铎警示众人实行火禁,这是因为仲春时节天干物燥的缘故。这才是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晋人将之附会到介子推身上,无非是为了纪念他而已。

介子推的“割股之功”竟然一举敷衍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两大事件——“足下”的敬辞、寒食节的民间习俗——真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85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