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族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回族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秀人物的故事。
赛典赤·瞻思丁 (1211 — 1279) ,元朝优秀政治家。他祖籍麦加,随父亲苦鲁马丁迁来中国。
赛典赤为官多年,政绩斐然,最大的贡献是修昆明六河,治理云南,加强了云南和内地的联系。云南回族中广泛流传着赛典赤斗恶龙的故事。
据说从前云南的昆明湖里有一百条龙,它们常常兴风作浪,弄得田坝里一片汪洋,城里街上都能划起船来。庄稼冲走了,房屋淹倒了,老百姓都遭了殃。
赛典赤来到昆明,亲自到各处查访,找到了一百条蛟龙的窝,马上派回回军去捉拿。蛟龙们闻讯,全逃到松华山上,商议着要发一场大水,把整个昆明城淹没。
一天,赛典赤刚做完晨礼 ( 穆斯林每天的第一次礼拜 ) ,回回军来报:“蛟龙都逃到松华山上,请定夺!”赛典赤一听,马上骑马来到松华山。他勒马远望,只见松华山山头乌云翻滚,眼看大雨就要倾盆而下,便立即下令叫回回军包围松华山,捉拿蛟龙。霎时间,战鼓震天,回回军人人奋勇,齐往松华山上冲去。那一百条蛟龙见回回军杀来,一条条变作人形,手持兵器与回回军交战起来。
打着打着,蛟龙渐渐支持不住,慢慢退到山顶,互相呼啸一声,现了原形,一阵风起,一百条蛟龙齐向乌云里逃窜。
赛典赤在马上说了声:“不好!”忙举起右手,一把抓下缠头,使劲向蛟龙扔去,只见一道白光飞起,直奔一百条蛟龙。
蛟龙见白光飞来,忙往乌云里钻。哪知那白光比闪电还快,一阵转动,早把一百条蛟龙捆得结结实实。
赛典赤见缠头缚住了蛟龙,把手一招,缠头便捆着一百条蛟龙落到松华山上。赛典赤一手拉着缠头,将蛟龙拉到松华山山口,把它们锁住;一手写了一段经文,压在蛟龙背上,叫蛟龙永世不得出来捣乱。接着,他指挥回回军在松华山山口,又筑起一道十多丈高的大坝。从此,昆明消除了水患。
赛典赤去世后,他的后裔为了铭记先辈的丰功伟业,从他的名字及子孙的名字中取字立姓。现在回族的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等十三姓,基本上全部或大部分源于赛典赤及其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