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寿牛山的卧佛寺为什么又称“十方普觉寺”?

北京寿牛山的卧佛寺为什么又称“十方普觉寺”?

卧佛寺位于北京西山北部的寿牛山南麓,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其间几易其名,初称“兜率寺”,又名“寿安寺”“洪庆寺”“昭孝寺”等。卧佛寺的名称来源于寺内的两尊卧佛,一为唐贞观年间造的木制香檀像,一为元英宗时铸造的释迦牟尼铜像。其中,木像位于三世佛殿(至今已不知去向),铜像位于后面的卧佛殿,其身长5.2米,耗铜25吨,铸佛用工7000多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雍正皇帝赐卧佛寺名为“十方普觉寺”,其大殿前的一座石碑上有如此解释:“此七宝床上古佛,现前丈六金身,盖覆大地,占断三际,不往不来,岂非一佛卧游十方普觉欤?”

整座寺院坐北朝南,背靠寿安山,共四进殿院,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中轴线两侧建筑分别是斋堂、祖堂、大禅堂、霁月轩、清凉馆及行宫院等,其中行宫院为雍正、乾隆两代皇帝所修。藏有卧佛的大殿均为单檐歇山顶,门额前檐大匾“性月恒明”及佛殿内匾额“得大自在”皆为御书,凸显佛性的光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60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