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林为什么建于河南洛阳?关林的来历是什么?
关林为埋葬三国蜀将关羽的地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关林镇。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得到扩建,并形成现今规模。关林占地约百亩,前为祠庙,后为墓冢,殿宇堂皇,墓冢高大,苍松古柏遍植其间,显得气象庄严。关林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布着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等主要建筑,中轴线的最后端为关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大义归天。孙权心恐刘备报复,送关羽首级于曹操。曹操是爱才惜才之人,虽然关羽已魂归西天,但他敬慕关羽为人,特意用沉香木制其身躯,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洛阳城南,并建庙祭祀,供人朝拜。明万历年间,关羽被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关羽被顺治帝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时,洛阳关帝陵被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