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琉璃瓦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
马可·波罗看到元大都的皇宫时,惊叹道:“大殿宽广,足客千人聚食而有余。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诸色,上涂以釉,色彩灿烂,犹如水晶……”句中所言“顶上之瓦”即是琉璃瓦。琉璃瓦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多用于皇室权贵的宅院建筑,通常分为黄、蓝、绿、黑四种。
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约需几十道工序,且造价昂贵。制作工序中最关键的三步是:设计制模、烧窑和配置釉料。工匠们将黑色的煤页岩粉碎之后炼制成软硬适度的泥土,然后用事先制好的各种大小不一、款式不同、纹样各异的模子塑成各种形式的素坯,上釉色后经过二次烧窑方可制成。制瓦的关键之处在于火候的把握,成败与否一半靠技艺一半靠运气,稍有不慎,所有努力将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