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三宝思想是什么意思?佛教典籍为什么被称为法宝?

所谓法宝,包括如下两类:一类是文字书写、印刷出来的佛教经典;一类是这些经典中所包含的佛教的思想、学说。

要明白佛教典籍为什么被称为法宝,首先必须了解佛教的三宝思想。

三宝指佛、法、僧三者,名称虽异,于其本体实同为一。一体略分为三义:

1.就事而论,佛体上有觉照之义为佛宝;彼佛德有可轨之义为法宝;违诤之过已尽为僧宝,此三义虽有别,而其德体不异,故称一体。

2.就破相之空体而论,事虽有别,其体皆空故。此义唯限于大乘之教义。

3.就实而论,三宝虽有别,皆以实性为体故。此义亦唯限于大乘之教义。

佛教的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起初指在菩提树下成佛,并普度众生的释迦牟尼,后来泛指三世十方一切诸佛;法宝即释迦牟尼乃至三世十方诸佛所说的佛教教法;僧宝即由众多僧人组成的依法修持的佛教教团。佛教认为,三宝代表了整个佛教。用我们现在的语言,可以说三宝是佛教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因此,三宝在佛教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

早在印度初期佛教时代,在《长老偈》、《长老尼偈》等早期佛弟子编纂的偈诵中,就有不少赞颂三宝、皈依三宝的内容。皈依三宝,简称为三皈依。这里的“皈依”,有趣向、救护的意思。三皈依指全身心地归向、依靠三宝,把佛法僧三宝作为自己生命的指向与归宿。有时也写作“归依”,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自己愿意信奉佛教,无论在家或出家,都以坚定的信仰从事佛法的践行与教化。所以,要成为一个佛教徒,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向佛、法、僧表示皈依。三皈依也就成为人们信奉佛教的必备仪式。据说这种仪式最早出现在释迦牟尼时代。

法轮象征佛法无边,配上两只相对的卧鹿,是纪念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贝那勒斯附近的鹿野苑初转四谛法轮。也可解释为法轮象征佛法,两旁的卧鹿象征听法,其含意是说,佛法普度众生,连牲畜也可理解,并受到荫护。在印度佛教中,法轮是法宝的象征物。

佛教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三宝有着种种不同的解释。其中从外在的表现出发来解释三宝,一般称之为“事相三宝”。

所谓“事相三宝”,指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活动着的,具有一定形象的三宝形态。它又分“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住持三宝指三宝存在的一般性形态。例如所有金玉木石制作,乃至纸绘绢绣的佛像,统统都是佛宝;所有的三藏典籍,乃至古今大德、居士们撰写的阐扬佛教义理的著述,统统都是法宝;所有的比丘、比丘尼教团统统都是僧宝。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就是依靠上述三宝体现出来并持续下去。用佛教的语言来说,就是“住世教化”,“续佛慧命”,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化相三宝指三宝存在的具体形态。例如在释迦牟尼时代,所谓佛宝就是释迦牟尼;所谓法宝就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佛教的教理教法;所谓僧宝就是由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行的诸弟子们组成的佛教教团。而到了现代,我们到某个寺庙去,看到大雄宝殿等殿堂供养的那些庄严佛像,那就是佛宝;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大藏经乃至还没有被收入大藏经的各种佛教典籍,那就是法宝;接待我们的诸位比丘、比丘尼,都是佛教教团的组成成员,那就是僧宝。由于上述三宝都是在某一特定的时期,以某一特定的形象表现出来,所以称为化相。在这里,“化”是“化现”的意思,佛教经常用这个词来表示外在的、非本质的特殊表现形式。

有的著作主张把“事相三宝”分为“现前三宝”与“住持三宝”两种。所谓“现前三宝”,专指释尊在世时的三宝而言。即佛宝就是释迦牟尼,法宝就是释迦牟尼所说的教理,僧宝就是由释迦牟尼弟子组成的出家僧团。所谓“住持三宝”则指释迦牟尼逝世以后各时代佛教中的三宝。亦即佛灭以后,被当成佛来崇拜的,由金属、木石等塑造的佛像,或画在纸上的佛像是佛宝;写在树叶、树皮、布帛、纸等物上的经典,或印刷成经卷书册的佛教圣典是法宝;比丘、比丘尼等出家僧团是僧宝。

两种说法,前一种以共性、个性来解释三宝的不同;后一种以释迦牟尼逝世为界线,作为区别两种三宝的标准。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对于三宝,还有其他一些理论,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无论上述哪一种说法,所谓法宝,其原意都是指释迦牟尼生前所说的佛教教法。佛教认为,正是这种教法使人们脱离现实的不安与苦恼,迈向无苦安稳之涅。但是,释迦牟尼逝世后,人们再也无法亲耳听到他的言教,他的教法只有依靠典籍,才能传承下来。这样,法宝这一概念的含义也就发生变化。所谓“法宝”,已经变成记录了释迦牟尼那些语言的佛教典籍。早期的佛教典籍主要记录释迦牟尼对佛教教义的各种论述,以及他对比丘、比丘尼戒律与教团行事规范所作的各种规定。这些典籍被视为蕴藏着深奥佛法的宝藏,代表着无比珍贵的佛法,被称为法宝。

经是佛教三宝之一的法宝。《碛砂大藏经》因开雕于平江府碛砂延圣院而命名,始于宋理宗时,完成于元大德年间,历时91年始刻成功。全藏共591函,1532部,6362卷。这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宋元版大藏经,是最为重要的佛学文化遗产。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35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