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起源由来?佛珠(念珠、珠数、诵珠、咒珠)有多少种类?

佛珠的起源由来?

佛珠,亦称为“念珠”、“珠数”、“数珠”、“诵珠”、“咒珠”等,焚文音译为“钵塞莫”,是用线将一定数目的子珠贯穿在一起的珠粒。

佛珠不但已经成为佛教徒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出家僧众和佛教广大信众念诵“佛和菩萨圣号”,以及诵经、持咒时用来计数和束心的随身法器。出家僧侣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

现在佛珠虽然在中国、蒙古、日本、韩国等国广为流传,但是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原为古印度的遗风。据专家学者考证,佛珠是由古印度人用璎珞曼条缠身的习俗逐渐演变而来的。印度考古发掘发现:公元2世纪印度“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的颈上悬挂着佛珠,由此可知佛珠的使用并非源于佛教。古印度毗湿努派很早就有持带念珠的习惯了。

中国有关佛珠的记载始于东晋,在《大正藏·佛说木 子经》中记载:“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 子。如是渐次度木 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 即敕吏民。营办木 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由以上记载不难看出,中国民众最初知道“佛珠”这一称谓始于东晋,佛教最初使用佛珠,应该自印度波流离王听到释迦牟尼的开示之后。

按《大正藏·佛说木 子经》的说法:若是有人想断除烦恼,或种种恶果报者,应当穿木念珠108粒,随身常带。不论是行走、坐躺,要恒常收摄自己的心,不要有丝毫的散乱。称佛陀达摩僧伽名,就能成佛。因此,佛珠不仅是佛教僧侣手中的法器,而且是佛弟子修持成佛的一种重要的渠道。

十六国(304~439)时期,中国僧众使用佛珠是有据可考的。如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尊十六国时期的泥塑弥勒菩萨像,颈部就挂着一串佛珠。可见,在十六国时期中国佛教界就已经使用佛珠了。不过佛珠的广泛使用要晚一些,学术界认为大概在唐朝时期。唐朝时期中国佛教盛行,外国僧侣来华者亦日益增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佛珠也随之在朝野上下,以及僧侣和民众中普遍流传开来。对此《旧唐书·李辅国》里记载说:“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另外在《续高僧传》里也有记载:“人各掐珠,口同佛好,每时散席,响弥林谷。”自唐朝以来,佛珠的使用,在中国民众中已经是很普遍的了。

佛珠有多少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有拿在手上的,有挂在颈上的,还有戴在手臂上的。

不同的佛珠,有着不同的功能与用途。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由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为“数取”)、弟子珠(又称为“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母珠,俗称为“佛头”或“三通”。母珠的作用是用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子珠、记子留、流苏和其他饰物的作用。一般来讲,一串佛珠通常只有一颗母珠,但是也有用两颗母珠的。

隔珠,又称为“数取”或“间隔珠”。隔珠通常要比子珠稍大一些,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地分隔开。一般108颗的佛珠和54颗的佛珠,每隔27颗佛珠就需要用1颗隔珠;而27颗的佛珠和18颗的佛珠,则每9颗子珠用1颗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要比子珠小,一般多系串在母珠的另一端。通常以10颗、20颗居多,一般以10颗为一小串;也有的用14颗子珠的,则以7颗为一小串。弟子珠是用来计算掐念佛珠的数目。通常以10颗弟子珠为一小串,采用的是十进位,如同算盘一样。另外,在佛教里“十”这个数目代表了“十波罗蜜”。《金光明最胜王经》里讲,“十波罗蜜”的意思是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的意思。

记子留,指的是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些的珠粒或装饰物。也可以用“中国结”来代替,其作用就是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若按佛珠使用的功能来讲,佛珠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为持珠:即用手掐念或者拿在手中持念的用以计数的佛珠。

二为佩珠:即戴在手腕上或者是手臂上的佛珠。

三为挂珠:即挂在颈部的佛珠。

四为朝珠:由佛珠演化而来的官服上特有的一种饰物。

持珠,是佛教出家僧众以及广大信众念诵“佛或菩萨圣号”、诵经、持咒时用来计数的法器。佛教徒在修持时,一般的一手拿108颗子珠的长持珠,另一手则拿18颗子珠或21颗的短持珠。每念一声佛的圣号,一手就捻长持珠上的一颗子珠,念完108声圣号或佛经后,另一手才捻短持珠上的一颗子珠。也就是说长持珠是用来计算次数的,而短持珠是计算念几遍了。合起来就知道念了多少次佛号或佛经了。

佛教僧侣和佛教信众认为持用佛珠可以帮助修行,约束身心,消除烦恼,是修持成佛的重要渠道。若能持之以恒,待日久功深便会增长智慧、利己护人,并且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

佩珠,俗称“手串”。佩珠以18颗子珠的为多,也有的是21颗子珠的。佩珠多以菩提子、颜色亮丽或名贵材质者而为之。现在不仅佛教信徒手戴佛珠,而且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青年男女亦以手腕上佩戴佛珠为时尚、为荣耀,把佩戴佛珠视为一种非常时尚的装饰品。对这种社会现象,佛教界并没有加以指责,反而认为爱戴佛珠的人都与佛有缘,是有善根的表现。如《校量数珠功德经》记载着释迦牟尼佛早就有的明示:“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不过,时下佩戴佛珠的世人,知道释迦牟尼明示的恐怕甚少。

挂珠,以108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为水晶、翡翠、玛瑙、琥珀、密蜡、珊瑚石、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也有用菩提子或山桃核做成的。用宝石类做挂珠,每颗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上等的好材料制作而成。一般来讲,佩戴挂珠时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用水晶、翡翠、玛瑙、珊瑚石、绿松石等宝石类材料做成的挂珠,它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相反,冬季里应该选戴那些用琥珀、密蜡、菩提子、果实一类为材料做成的挂珠。

另外,宝石类挂珠的制作也很考究。它要求挂珠上的每一颗子珠的直径在1厘米左右,不能有大的误差。挂珠上,每27颗子珠间都要嵌入1颗隔珠,每串佛珠子珠的数目,因其具有不同的含义而不同。总的来看,不同子珠数目的佛珠共有十种之多。最常见的佛珠子珠是18颗和108颗的,还有的佛珠子珠是14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10颗和1080颗的佛珠,其子珠数目是不等的。佛珠子珠的颗数虽然有不同的数目,但是佛门认为最上品的佛珠子珠应该是1080颗,最殊胜的佛珠子珠为108颗佛珠。不过,修行密宗的佛弟子一般用110颗的念珠。

佛珠子珠数目的多少,其含义也不相同。如关于108颗子珠的佛珠一种说法是,它代表着人间108种烦恼,掐诵佛珠口称佛号,百八烦恼都去掉;还有一种说法是,108颗佛珠象征着108尊佛的功德,18颗佛珠象征着18种神通变化。

从目前来看,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也是不胜枚举,有用矿物质的,有用植物果实的,大凡竹、木、牙、角都可以用来制成佛珠。珍珠念珠和水晶念珠也有人用,因其价钱昂贵用的人不多。随着科学的发展,也有人用塑料制作念珠。

佛弟子通常用木念子和菩提子做成的佛珠,据《大藏经》记载:用菩提子念珠最为殊胜,得福无量,其功德最大,所以佛弟子最喜欢用菩提子佛珠。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26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