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教音乐经历了哪些发展变化?

五台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佛教音乐被称为中国北派佛教音乐的代表,是属于北方风格的,自成体系的佛教音乐。

五台山佛教音乐始于北魏孝文帝(471~499)时期,盛行于唐代。元代以后,由于喇嘛教的渗入,五台山佛教音乐具有了新的特色。

在五台山佛教音乐形成初期,为经文“清唱” 形式,即不带乐器伴奏的经文咏唱。清唱的曲调,有唐宋各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词、曲牌名,如《望江南》、《浪淘沙》、《寄生草》等;也有来自民间戏曲,如《扑虎条》、《鬼叫门》等;还有根据经文的形式、内容或经文中的某一句而定的曲名如《方便偈》、《五供养》、《启告十方》等。清唱的曲调,构成“分节歌体”、“曲牌体”、“分奏体”三种形式,具有很强的旋律性。但从音乐角度讲,音乐本身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清唱仅属声乐部分。因此无论经文清唱的曲调多么丰富,其形式都是不完善的。五台山佛教音乐中器乐的使用大约是在元明之际。只有当器乐融入之后,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形式才得以完善。

大量吸收散曲,使五台山佛教音乐得以不断丰富。散曲盛行于元代,是一种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有小令和散套两种。五台山散曲数量很多,其中有不少曲目是五台山所独有的,如《白马驮经》、《秘摩岩》、《赞佛》、《月光遍照》、《大乘经》、《千声佛》、《爬山虎》、《梳妆台》、《虞美人》、《豆叶黄》、《打早鱼》、《云中鸟》等。将一些流行于民间的元散曲,特别是将“小令”,吸收进来,运用于法事仪式的经文讽诵中,不仅丰富了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加强了同民间音乐的联系。

创立 “和念”形式,使五台山佛教音乐逐渐走向成熟。“和念”是五台山僧人对带有乐器伴奏的经文唪诵形式的统称。和念形式于明朝在五台山已广为应用,在词(经文)与曲的结合、伴奏与唱的关系,以及乐器本身在音乐上的表现力等方面,都标志着五台山佛教音乐逐渐走向成熟。从佛光寺文殊壁画中,可以看到乐器在五台山佛教音乐中的应用情况。壁画中有手持乐器演奏的罗汉画像,他们手中的乐器和法器有笙、笛、木鱼、引磬、小鼓、铛、铃、杵等。和念形式的创立,无疑推动了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青庙佛乐和黄庙佛乐两大流派争奇斗妍,也是五台山佛教音乐的重要特色。五台山僧人称汉地佛教寺庙为青庙,称喇嘛教黄教寺庙为黄庙。公元1257年,被元世祖忽必烈尊为“国师”,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的西藏名僧八思巴来五台山巡礼,后“金刚上师”胆巴(1230~1303)受忽必烈之命住在五台山寿宁寺,由此藏传佛教进入五台山,使五台山成为中国四大名山中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圣地。五台山佛教音乐,也在汉、藏佛教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青庙黄庙两流派在音乐风格和乐器的采用上相互影响,相得益彰,使自己的佛乐特点更为鲜明突出。现经整理发掘的曲目,除了上面提到的散曲外,还有八个传统“套曲”,称为“八大套”,即《扮妆台》套、《箴言》套、《劝进杯》套、《鹅郎》套、《大骂玉郎》套、《年天阁》套、《推辘轴》套和《十二层楼》套等共七十多首单曲,其中有二十多首已散失。保存下来的五台山佛教音乐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多制成音乐制品,在海内外佛教界广为流传。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23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