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八怪一词是怎么来的?丑八怪与扬州八怪有什么关系?
生活中,人们常称长相难看的人为“丑八怪”,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丑八怪”得名于“扬州八怪”。在这里,“八”指的八位画家。“扬州八怪”是一群画风相似、兴趣相投的画家。因其所好相近,便在画界形成了独立的一派。其中又以李、汪士慎、高翔、金农、郑燮、黄慎、李方膺、罗聘等人为代表。
“扬州八怪”的成员,大都是些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他们也曾十年寒窗苦读,但是换来的结果要么是被排挤罢黜,要么是仕途无望。对社会的不满和相似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他们相似的格调:生活上,蔑视世俗,狂放不羁;画风上,不拘形式,标新立异。他们的绘画大都以花鸟虫鱼为题材,注重表意达情,抒写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个性极强。这种画风与当时的正统画派格格不入,因而被视为不合群的一派。于是,正统派画家便对他们排挤打压,贬斥他们为“丑八怪”。
“八怪”之中,尤以郑燮(郑板桥)、金农和汪士慎最为有名。他们的书画取材简单,但是风格犀利,冲突传统礼教。尽管他们的画风不受传统画派的喜欢,却因取材于生活,抒发的是真性情而得到了百姓的喜爱和欣赏。
后来,人们将“丑八怪”拓展到了生活领域,泛指那些和五官端正的人相比相貌丑陋的人。其中便是借用了“丑八怪”另类怪异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