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画像里的仕女形象为什么那么胖?

唐代画像里的仕女形象为什么那么胖?

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画家周昉的代表作。画家描绘了几位贵族妇女游园赏花的情景,只见她们都是高髻簪花、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厚体,一派悠闲自得的生活姿态。如今,“骨感美”成了审美标准和潮流,可为何在唐代人们却以胖为美呢?

其实,唐代的开国皇帝李氏一族本是北方血统,有着北方人的彪悍与强壮。初唐时,长安城里大多为北方人,南方人较少,男女审美习惯也就随之改变而青睐较为健硕丰腴的女子。到了盛唐以后,原先的阳刚之美渐被南方的圆润丰满所取代。此外,由于唐代社会十分开放,随着大量的胡人迁至中原,唐代便有了一股胡化风气,中原画家对胡人形象和他们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有了较多的了解,胡人的形象也就成为艺术家描绘模塑的原型。鉴于人种特征和生活饮食习惯,胡人的形象都被设定为鼓腹肥健,加之胡服装束,强化了人物形体的风韵,在唐代朝野崇尚胡风的推助下,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模仿。

唐明皇时期,崇尚佛学,追求的则是优美的曲线和圆润饱满,就连敦煌莫高窟的几处菩萨都是以现实贵妇的原型塑造的。待到“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粉墨登场,更是对正在形成中的以浓丽丰肥为美的画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难怪画家笔下的仕女们是如此丰盈肥厚。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89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