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天在敦煌壁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甘肃敦煌鸣沙山东面崖壁上分布了700多个大大小小的洞窟,主要为上下两层,有的多至四层,从远处望去,状如蜂窝,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莫高窟分南、北二区,其中南区已编号的487个洞窟中基本上都保存有塑像、壁画,其修建从十六国时期一直延续到元代,大约一千年间未曾间断,构成了世界艺术史上最宏伟、灿烂的奇迹。
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是敦煌壁画中的典型艺术形象。
在敦煌壁画中,飞天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她的造型千变万化。从十六国时期到北魏时期,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基本上未出西域式飞天的范畴。十六国时期的飞天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头束圆髻或戴花蔓,或戴印度式三珠宝冠。北魏时期的飞天还有较浓的西域飞天的艺术特色,但是在其形象上渐显中原本土汉晋秀骨清像的造型影响。飞天的脸型变得长而丰满,眉平眼秀,嘴小鼻丰,五官匀称协调。
飞天的身材愈加修长,姿态也丰富多彩,有的对面私语,有的横游天空,有的振臂腾飞,身旁时有漫天飘舞散落的花瓣。从西魏、北周到隋代,敦煌飞天融合了印度佛教天人、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与中原飞仙几种艺术形象,慢慢地走向了新的民族样式。唐代是敦煌飞天发展的全盛时期,飞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飞天神态各异、生动多姿,漫天飞翔在佛国天堂极乐世界的上空:她们或脚踩祥云,翩然飘落;或轻盈飘摇,冉冉上升;或手捧鲜花,随风舒展;或手托花盘,仰飞腾越,如飞如动,极尽变化。其妩媚飘逸的飞姿,灵动飞扬的气质,斑斓华美的色彩,形成了雄浑豪放而又不失秀雅飘逸、雍容华贵的艺术风格。
千余年来,敦煌飞天形象向后世展示了历朝历代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其优美的形象、灵动飞扬的神采、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散发出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