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荷马史诗”的黄金城:迈锡尼的山城谜雾重重

山城最重要的是粮食和水源。迈锡尼雄踞高山之上,易守难攻,在储备了充足的粮食后,决无断水之虞,在城东部的侧门内附近有暗道通向一秘密水池,可供守城部队在被围困时使用。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座著名的山城为何屡屡被攻破呢?

迈锡尼王宫位于城市中心的制高点,有大厅、后厅、走廊、侧室、浴室等遗存。以麦加伦式大厅为主体,大厅前有高墙和走廊围成的庭院,大厅门廊立有两根大圆柱;后厅约呈方形,厅内有4根圆柱,靠墙置有宝座;王宫中有表现车马等题材的壁画。考古学家们还在不远处的埃里阿斯山巅上发现了望塔的遗址。

迈锡尼在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15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末期发展到鼎盛时期。迈锡尼人修建了独眼巨人墙、狮子门和暗道门,同时,怀着崇敬的心情将早期诸王墓地用石板围起来,并在石板围成的圆圈内树起了镌刻着马拉战车的墓碑,修建了水井状的圆祭台,使祭祀动物的鲜血可以直接流入长眠在地下墓室里的英雄们的四周,任凭他们享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土从山坡上冲刷下来,将墓葬掩埋在凄凉的荒丘之下。

值得注意的是,迈锡尼文明已经产生了一种为王室、官吏和平民所共同使用的文字系统——线形文字B。这种文字系统在1952年由英国建筑师文特里斯释读成功,线形文字B属希腊语,是一种音节文字,是由克里特岛的线形文字A发展而来的,公元前13、14世纪在希腊各地流行,后随着迈锡尼文明的衰落而被人们遗忘。线形文字B的释读成功证实了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人的一个分支——阿卡亚人创造的。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倾国出兵,远征小亚细亚富裕的城市特洛伊,围攻10年方才攻陷。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迈锡尼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此国势一蹶不振。公元前12世纪末,来自希腊北部的多利亚人征服阿卡亚人,摧毁了迈锡尼等城市。

迈锡尼城堡、宫殿、墓葬、金银制品的发现再一次证实了荷马史诗的真实性,解决了历史上长期以来有关荷马史诗的争论,但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富于黄金”的迈锡尼并不出产金矿,而黄金又是从何处来的呢?迈锡尼城壁垒森严,固若金汤,为何屡遭沦陷?“阿特柔斯宝库”的石门梁重达120吨,迈锡尼人是用什么方法将其安置上去的呢?尤为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迈锡尼人已普遍掌握了线形文字B,并且用来记写货物清单,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在墓碑上刻上死者的姓名和业绩呢?埃及人、腓尼基人都在其坟墓墙上刻下了文字,后来的希腊罗马人也树有文字的墓碑,而迈锡尼偏偏没有,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一代名城迈锡尼正以其蕴藏的无限奥秘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期待着世人作出满意的答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63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