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有哪些高句丽古城
高句丽,也作“高句骊”,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据记载,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来到西汉四郡之一的玄菟郡,在其下辖的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立了高句丽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又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即丸都山城(均位于今吉林省集安县境内),至北魏年间迁都平壤,后被唐朝所灭。
当时的高句丽国北受扶余国侵扰,南有中原政权的镇压,东又受朝鲜半岛的诸政权威胁,为了加强军事防御,高句丽不仅将自己的都城修筑在严密的城堡之中,更在境内各地修筑了众多用于防御的城堡。文献记载高句丽一遇战事,“耕夫释耒,并皆入堡”,说的就是这些城堡的作用。这些城堡大多依山而建,成为山城,据统计,仅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山城就有百座以上之多。沈阳境内的高句丽古城遗址有上柏官古城、石台子山城、塔山山城、石佛寺山城、马屯山城等。
上伯官古城遗址,位于沈阳市东陵区上伯官村,地处沈阳与抚顺之间。上伯官古城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它与沈阳侯城同为汉魏时期,但规格、规模远超侯城,预计城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这里的文化遗存也十分丰富,出土了大批汉代时期的文物,古城址内发现有宽阔的古街道和门垣,城墙残址也十分清晰。根据史料判断,考古专家们认定上伯官古城遗址就是汉四郡之一的玄菟郡郡治(郡首府)的第三址所在地,而玄菟郡是当时的一个中心城市,沈阳侯城当时只是其下辖的一个县城所在地。
玄菟郡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汉四郡之一,其疆域十分广阔,大约从今天的辽宁东部、吉林省东部一带,一直到朝鲜半岛北部,其郡治曾经三易其地。东汉时期,由于高句丽的进攻,玄菟郡的郡治西迁至上伯官古城。到了魏晋的前燕时,这里已被高句丽占领,被史书称作“玄菟城”。
位于沈阳市东北35公里处的棋盘山水库北岸,有一座 石台子山城遗址。这座古城是借助山体的自然形态修筑而成的,是一座全封闭的石垒山城。山城周长近1400米,城墙以楔形石砌筑而成,最大的石材有几吨之重。山城墙体结构严谨,砌筑规整,极为壮观。环城墙一周共设有10座马面以及4个城门。城址内有石砌房址以及形状各异的灰坑,出土了陶器、铁器、铜器、骨器和钱币等文物。
石台子山城是高句丽占据辽东时修筑的一座重要山城,也是目前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保存得相当完好的一座高句丽山城。这座城址的发现与发掘,对研究高句丽晚期历史及其山城的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沈阳市政府已在原山城的南部复建了山城的部分城墙、马面和南城门,并对外开放参观。
塔山山城遗址,位于沈阳苏家屯区陈相屯以东的塔山上,因山上曾有座无垢净光塔而得名。这座山城高据山顶,南临北沙河,地势相当险要,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山城四周城墙用土沿山脊筑成,周长约1000余米,东低西高,呈簸箕形。虽历经千余年,土筑城壁遗迹至今尚存。城址内到处可见红褐色和灰色绳纹、布纹砖瓦及莲纹瓦当,是典型的高句丽遗物。有学者认为,塔山山城即为唐朝时期高句丽占据辽东时的盖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