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为何说“伯仁由我而死”

王导为何说“伯仁由我而死”

东晋时期,王氏在南京是豪门大族。王导拥立晋元帝建立东晋,功高盖主,因此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王导有个兄弟叫王敦,时任江州牧,兼荆州刺史。祖逖(东晋名将)死后,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比,根本不把皇帝看在眼里,不仅对朝廷的命令置若罔闻,而且还时常与朝廷对着干。

当时,晋元帝十分信任刘槐和刁协两个人,对他们可谓是言听计从。王敦认为自己能力盖过刘槐和刁协,却不被重用,心里十分恼火,于是预谋造反,率领两万精兵,从武汉直扑南京,晋元帝大惊。

此时,刘槐向晋元帝建议,将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全部杀光。晋元帝心中念及王导的功劳,并未立即同意。王导听说后,大为惊恐。于是,他带着所有任官的宗族子弟二十几个人,亲自到晋元帝面前哭诉,说家门不幸,出了王敦这样的叛臣逆子,但是其他人绝对忠于陛下。不仅如此,此后每天,王导都率领着族人到皇宫门口站着,以示清白。

一天,王导恰好看见周顗进宫,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叫住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们家几百人的性命就靠你了!”但是,周顗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一样,径直走向了宫中。入宫后,周顗却向晋元帝表示王导的忠诚,恳请他不要诛杀王导,晋元帝最后竟然答应了。之后,周顗留在宫中饮酒至醉,出来时又碰到王导,但周顗还是不理他,醉醺醺地说:“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王导见周顗如此表现,不免怀疑他在晋元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于是心里暗恨周顗。回府后,周顗又再次上奏为王导说情,言辞甚切。

后来,王敦率领两万精兵将刘槐几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很快就占领了南京外城。晋元帝见此状况,赶紧命令刘槐和刁协撤军,并向王敦加官封爵。王敦如愿做了大官,也就作罢。后来,王敦就对周顗的安排征求王导的意见,他问王导,周顗是否应任三司,王导沉默不言;再问王导,周顗应否任仆射,王导还是没有说话;最后王敦说如果两个都不给他做,就是要杀了他,王导仍旧没有说话。就是因为这三次不答,王敦将周顗除掉了。

叛乱平定后,王导又重新掌权,他在中书省查看以前的文件时,偶然间发现周顗为自己求情的奏章。他这才知道,原来周顗进宫见皇帝,正是为了帮助自己,并最终说服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王导捧着奏章痛哭流涕,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王导用“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句话,承认自己犯了“无心之过”,由此内心充满了内疚之情。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51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