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濒临岷江,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背靠凌云山西壁,与乐山城区隔江相望。乐山大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据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记载,凌云寺的海通和尚见三江汇流处水流湍急,常令船只倾覆,便欲借佛力以减水势,于是募款兴建大佛。而由于工程浩大,未及佛像落成,海通便已去世,工程也因此而停工。直到唐贞元初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出巨资重新组织,才恢复了开凿,终于在贞元十九年(8 0 3)建成,前后共历时九十载。乐山大佛是高超的工艺和典雅的艺术结合的杰作,佛像面带微笑,眼中神采照人,流露出无尽的慈悲和怜悯,使人顿生虔敬之心。佛像的头部和身体部位都设有排水沟,迂回纵横,布局巧妙,不易发觉,这套完善的排水系统,对大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
乐山大佛的头顶与凌云山山顶平齐,足踏大江,本身就是一座小山,所以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誉。再者,凌云山与其南侧的乌尤山原本相连,秦代李冰为减水势而在山间凿渠隔开两山,因此乌尤山也称为离堆。人们发现,这两山的形态酷似一尊硕大的睡佛,其中乌尤山为佛首,凌云山为佛身,远远望去便是一座巨大佛像躺在水面。乐山大佛恰好处在睡佛的心胸位置,又正好寓意“心中有佛”。整个睡佛全长一千四百多米,眉眼清晰,仰面朝天,体态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