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天目山与道教有何渊源

杭州西天目山与道教有何渊源

道教是正宗的国教,道教思想发端于先秦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西天目山最早的宗教活动就是道教传播。据史籍记载,公元前100多年,就有不少不愿做官、性好修炼的老子信徒,隐居西天目山,修道炼丹,习长生不老术。著名的人物有被西汉武帝册封为“太微先生”“太素先生”的王谷神、皮元曜。

公元34年,祖庭在江西龙虎山的天师、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就出生于西天目山,并在此修炼多年。现在西天目山还有张公舍、张公洞等遗迹。汉朝时在西天目山修道炼丹的名流有魏伯阳、左慈、葛元等,葛元时称葛仙翁,师从左慈。据传,一天他在西天目山的一个岩洞里捣药时,不小心掉了一粒,被一只鸟啄食。此后,这只鸟鸣叫叮当如杵臼,被称为捣药鸟。

道学博大能融,与儒学融汇贯通,互为补充。晋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就是道学与儒学相结合的杰出代表,他以儒学知名,生性寡欲,不慕荣利,好神仙导养之法。西天目山道学名流有许迈、大徐五仙、小徐五仙等,其中许迈“慕临安多金台玉室,仙人芝草,遂移居西天目山,登岩如芝,渺然有终”,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与他交往甚厚。西天目山双清庄原有四真君祠。祠中所祀归一真君即是许迈。东晋永和年间,西天目山始建道宫,著名的有“至道宫”“紫阳宫”“万寿宫”等,为道家专门修炼场所。

唐代天目山人徐灵府,精通儒学,在西天目山结庐修炼,著述颇丰。北宋唐子霞,性好著述,常来西天目山,并著有《天目真镜录》,后应诏入主洞霞宫。

元代知名道人有三个,一是莫洞一,创制“五雷法”,为天目山山民驱鬼;二是阮日益,鹤形古貌,终日兀坐于西天目山石岩中,寒暑不动,寿八十余;三是张君宝,一笠一衲,不修边幅,能日行千里,能不食静坐几十天,往来于西天目山,传说曾死而复生。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21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