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塘栖广济桥真是由一位僧人修建的吗

杭州塘栖广济桥真是由一位僧人修建的吗

广济桥,曾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位于杭州市塘栖镇,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是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桥中间高高拱起,从两端拾级而上,像是在爬山。走到桥顶,就可以看到古镇的全貌。

广济桥的始建年代不祥,无从考证。据说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一个姓陈的僧人,为了修建此桥四处募捐,一直走到北京。当时皇太后听到了很感动,就赏赐他很多钱,宫中的众嫔妃与朝廷大臣们也纷纷解囊相助。所以清光绪《塘栖志》卷三《桥梁》载:“通济长桥在塘栖镇,弘治二年建。”弘治十一年(1498年)建成。

历经五百多年,广济桥依然雄踞在京杭大运河之上,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连同江南的富庶繁荣和江面的船夫号子声,一起写进了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史中。广济桥是塘栖的骄傲,有人称它为塘栖的龙鼻,高峻挺拔。在旧社会,江南的民间还有“走桥”的民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江南的人们除了吃元宵、迎花灯、猜灯谜外,还会走桥祈福。因为南方是水乡,有很多桥。据说元宵节晚上走的桥越多,得到的福气就越多。所以到了那天晚上,人们就成群结队,提着花灯,在河边、桥上游走,远远看去,颇为壮观。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17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