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钟亭公园中的紫铜鸣钟有着怎样凄美的故事

南京大钟亭公园中的紫铜鸣钟有着怎样凄美的故事

大钟亭公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标志性建筑物分别是鼓楼和大钟亭。鼓楼共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呈拱形无梁城阙状,上层是重檐四坡顶,顶上龙飞凤舞,非常壮观。

明代时期,鼓楼上是迎接皇帝及接诏报时的地方,当时报时所用的是两面大鼓。后来在楼上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而鼓楼也被更名为碑楼,但是人们还是习惯把它称为鼓楼。大钟亭建于明洪武十五年,亭中悬挂着一口紫铜鸣钟,清朝康熙年间这里遭到毁坏,大钟陷入土中,直到清末在这里建造六角亭,并且把大钟重新悬挂起来,才成就了现在的大钟亭。大钟亭中的大钟声音洪亮,顶部凹铸了一周的莲花花瓣纹,并且在提梁上饰以云纹和波浪式卷角,还有着“洪武二十九年吉日铸”的铭文在钟上。这么一口精美的大钟,您知道它有着怎样凄美的故事吗?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之后,命令丞相康茂才在十日内铸造一口紫铜鸣钟。这事可急坏了康茂才,因为当时紫铜非常难开采。转眼限期就要到了,可是开采的紫铜还远远不够,丞相寝食难安,丞相的三个女儿也为他着急。到了第九天,丞相还是没有采集足够数量的紫铜,于是他就把全家人聚集起来,交代了后事,准备到第十天的时候以死谢罪。这件事情令他的三个女儿非常伤心。到了晚上,他的大女儿沐浴之后换上紫色的衣服,向上苍祷告之后跳入火炉之中,神奇的是火炉之中慢慢显现出了钟的顶部。她的两位妹妹看到之后,也按照姐姐的做法跳进火炉。第二天清晨,丞相在火炉中发现了一口带有莲花瓣纹、云纹和波浪式卷角的紫色铜钟。丞相满怀凄楚地带着这口由女儿化作的紫铜鸣钟献给了朱元璋,完成了他的使命。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听说了这个凄美的故事之后,就命人把这口钟移到这里,并建了一座六角亭安置“她们”。相传当时这座六角亭建造完成之后,很多乞丐都会把家安置在亭内,到了晚上,在外乞讨了一天的男女乞丐都会回来休息,可是每次到了早晨醒来的时候,男乞丐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被移出亭外。后来他们明白了,这是由女孩子化成的钟,怎么会跟他们同住一室呢。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13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