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和《酉阳杂俎》有什么关系
重庆有个酉阳县,这里有座酉阳山,山中有洞,洞中山崖上有“太古藏书”四字,联想酉阳古境中传说纷纭,不由让人想到了唐代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那么,这个酉阳是否就是指酉阳县呢?
《酉阳杂俎》是一部笔记小说集,其中多有志怪传奇之语,其中所述历史风物神佛鬼怪皆可一观,不少内容神奇迷幻。俎为古代礼器,用以盛放祭祀的食物。杂俎取其义即为杂录。而酉阳与藏书联系起来,还要从更久远的秦朝说起。
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典籍尽遭荼毒。为了保存文明火种,有书生藏书于鸟兽绝迹的酉阳洞中,因此之后历代名家的诗文均将“酉阳”誉为藏书圣地。《方舆记》云:“昔秦人隐学于大小酉山,石穴中有所藏书千卷。”南朝梁元帝亦曾有“访酉阳之逸典”之语。成语中有“学富五车,书通二酉”之说,意指一个人博学多识。这里的二酉,即大酉洞与二酉洞。段成式以“酉阳”名书,或指全书内容博采众收,可比拟酉阳之丰富。那么,重庆酉阳就是秦人藏书之地吗?
从重庆大酉洞的一些题刻来看,此处即秦人藏书之处。比如,大酉洞左侧高崖悬有清代酉阳知州罗升梧手书“太古藏书”四字,而进入洞顶石窟,有栈门一道,上有“陶翁传记成玄景;秦儒藏书隐洞天”的对联。而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记载,“有秦人,负书笈,辗转来酉”,而且乾隆时酉阳直隶州知州章恺题《咏大酉洞》中说:“荆州记载岂荒唐?古洞探奇事渺茫!千卷遗书秦火后,几人负笈酉山阳。溪峦昼暝寒云合,魑魅春深白日藏。自古名山多典故,谁知林壑亦沧桑。”到此,似乎重庆酉阳为秦人藏书之处确实无疑。但是,在湖南怀化的沅陵县,那里也有二酉山,山中有大酉洞与二酉洞。《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郡县志》:“大酉山有洞,名大酉。小酉山在酉溪口,山下有石穴,中有书千卷,旧云秦人避地隐学于此。自酉溪北行十余里,与大酉山相连,故曰二酉。”似乎,二酉洞又在湖南,其真相纷纭,似乎已经不可考究了。段成式《酉阳杂俎》当然是借用“酉阳藏书广博”的典故,至于究竟在现实中的何地,就只能由后人想象了。